一望無際
【成語】:一望無際
【拼音】:yī wàng wú jì
【解釋】:際:邊。一眼望不到邊。形容非常遼闊。
【出處】:宋·秦觀《蝶戀花》詞:“舟泊潯陽城下住,杳靄昏鴉,點點雲邊樹。九派江分從此去,煙波一望空無際。”
【示例】:~,似有千裏之遙。 ★明·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六十四回
【近義詞】:一馬平川、無邊無際、漫無邊際
【反義詞】:咫尺之間、近在眉睫、一衣帶水
【歇後語】:望遠鏡照太平洋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地域遼闊
【英文】:as far as one can see
【日文】:見渡(みわた)すかぎり
【法文】:s'étendre à perte de vue,à l'infini
(一望無際,一望無際)
一眼看不到邊際。形容十分遼闊。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》:“但見江煙沙島,一望無際。”
清姚瑩《康輶紀行》:“上大雪山,積雪甚厚,一望無際,滑險異常,人馬數蹶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四面一望無際,是蒼涼的月光和水色。”亦作“一望無邊”。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六:“在鄱陽湖旁邊的一座大山上,太陽剛剛出來,把一望無邊的湖水照得金光閃閃。”
阅读:43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