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度使
(節度使,節度使)
官名。
唐初沿北周及隋舊制,於重要地區設總管,後改稱都督,總攬數州軍事。
唐睿宗景雲二年,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,充河西節度使,自此始有節度使之號。其初,僅於邊地有之,安史之亂後遍設於國內。一節度使統管一道或數州,總攬軍、民、財政。
宋以節度使為虛銜,遼金沿置,元廢。
唐韓愈《河南府同官記》:“其後由膳部郎中為荊南節度行軍司馬,遂為節度使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崔待詔生死冤家》:“紹興年間,行在有個關西延安府人。本身是三鎮節度使。”亦省稱“節度”。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宣和中復幽州,乃建為永清軍節度,以命郭藥師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隨筆·唐制節度觀察二使不並置》:“唐制節度、觀察二使不並置,故節度常兼觀察處置等使。
崔珙為鳳翔隴州節度、觀察、處置等使。”參閱《文獻通考·職官十三》。
阅读:14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