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
蔓字的筆畫:14畫;
I
màn
ㄇㄢˋ
wàn
ㄨㄢˋ
〔《廣韻》無販切,去願,微。〕
1.(或讀wàn)草本蔓生植物的細長不能直立的枝莖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瓜》:“蔓廣則歧多,歧多則饒子。”
2.比喻礦脈。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十一》:“其精瑩堅緻,異於常蔓,此瑪瑙之上品。”
3.蔓延;滋長。
《詩·唐風·葛生》:“葛生蒙楚,蘞蔓於野。”
《後漢書·桓帝紀》:“蝗螽孳蔓,殘我百姓。”
唐王昌齡《齋心》詩:“紫葛蔓黃花,娟娟寒露中。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一枝紅梅橫斜過來,不枝不蔓,隨意點染。”
4.姓。
楚有蔓成然。見《通誌·氏族三》。
II
mán
ㄇㄢˊ
〔《廣韻》母官切,平桓,明。〕
見“蔓菁”。
阅读:152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