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實就虛
【成語】:避實就虛
【拼音】:bì shí jiù xū
【解釋】:指避開敵人的主力,找敵人的弱點進攻。又指談問題回避要害。
【示例】:但執筆之際,~,顧彼忌此,實在氣悶。 ★魯迅《致臺靜農》
【近義詞】:避重就輕、避難就易、聲東擊西
【反義詞】:以卵擊石、飛蛾投火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軍事方面
【英文】:avoid the enemy's main forces and strike the weak point
【法文】:faire abstractions du problème concret et parler dans le vide
【俄文】:уклоняясь от глáвных сил противника атаковáть егó слáбые ме
【成語故事】:公元前623年,晉楚在城濮交戰,晉文公采用避實就虛的作戰方法,避免與楚軍的中軍主力決戰,先令其下軍向楚右軍進攻,因為楚右軍是由陳、蔡兩國軍隊組成的弱勢部隊,一舉取勝。晉軍主將狐毛又用計誘殲了楚左軍,最終取得重大勝利
(避實就虛,避實就虛)
見“避實擊虛”。
阅读:19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