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箋

簡體箋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箋字筆畫:14畫。

(箋,箋)

jiān

ㄐ〡ㄢ

〔《廣韻》則前切,平先,精。〕

1.本指狹條形小竹片,古代無紙,用簡策,有所表識,削竹為小箋,繫之於簡。

《毛詩》篇首“鄭氏箋”孔穎達疏:“鄭於諸經皆謂之‘註’。此言‘箋’者,呂忱《字林》雲:‘箋者,表也,識也。’鄭以毛學審備,遵暢厥旨,所以表明毛意,記識其事。故特稱為箋。”後因以稱註釋古書,以顯明作者之意為箋。

宋洪邁《容齋五筆·經解之名》:“又如鄭康成作《毛詩箋》,申明傳義,他書無用此字者。”

宋陸遊《蔬食戲書》詩:“膻葷從今一掃除,夜煮白石箋《陰符》。”

余嘉錫《書冊制度補考·箋》:“古無紙,專用簡牘,簡則以竹為之,牘則以木為也。

康成每條自出己說,以片竹書之,而列毛公之旁,故特名鄭氏箋。”

2.同“牋”。文體名。書劄、奏記一類。奏箋多用以上皇後、太子、諸王。

《北堂書鈔》卷七九引漢應劭《漢官儀》:“孝廉年未五十,先試箋奏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隋文帝開皇九年》:“欲令蔡徵為叔寶作降箋,命乘騾車歸己,事不果。”

3.同“牋”。精美的小幅紙張,供題詩、寫信等用。

南朝陳徐陵《〈玉臺新詠〉序》:“五色花箋,河北膠東之紙。”

宋黃機《清平樂》詞:“博山灰冷香殘,微風吹滿銀箋。”

元王逢《宮中行樂詞》:“宴分王母樂,詔授薛濤箋。”

4.同“牋”。指信劄。

宋曾鞏《回泉州陳都官啟》:“豈期厚眷,特枉長箋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吳渤》:“附上一箋,請持此箋前往一取為幸。”

5.見“箋箋”。

阅读:1122

●箋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