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行
(參見遊行)
1.指作戰時迂回運動。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高祖在邯鄲誅豨等未畢,豨將侯敞將萬餘人遊行,王黃軍曲逆,張春渡河擊聊城。”
2.出遊;遊逛。
《晉書·司馬紘傳》:“而頃遊行煩數,冒履風塵。宜令官屬以下,各以職奉衛,不得令王復有此勞。”
宋周煇《清波別誌》卷中:“三月一日,三省同奉聖旨,開金明池,許士庶遊行。”
冰心《寄小讀者》十五:“我能自在遊行,尋幽訪勝,不似她們纏綿床褥,終日對著懨懨一角的青山。”
3.指遊街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六七回:“那官聽見是得罪了外國人……便不由分說,給了一面大枷,把鄉下人枷上,判在靜安寺路一帶遊行示眾。”
4.在街上結隊而行以表示某種意願。
老舍《茶館》第三幕:“街上有遊行的,他媽的什麽也買不著。”
楊朔《昨日的臨汾》:“人到齊了,現在就要遊行,下半天才開會演戲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三部第十三章:“上午,我在天安門前面遊行,看見毛主席把紅旗升起來。”
5.猶流浪。
巴金《秋》四:“她的祖母把遊行度曲的瞎子喚進公館裏來唱過幾次小曲。”
柔石《二月》十九:“孤獨也好,我也適宜於孤獨的,以後天涯地角我當任意去遊行。”
6.流利不拘。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六:“至於‘酒瓶在手六國印,花露上身一品衣’,則失之雕刻,無遊行自在之意。”
阅读:128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