膊
膊字的筆畫:14畫;
I
bó
ㄅㄛˊ
〔《集韻》伯各切,入鐸,幫。〕
亦作“髆”。
1.肩膀;胳臂。亦泛指身體的上部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二四八引《國朝雜記·長孫無忌》:“聳膊成山字,埋肩不出頭。”
2.古量詞。
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一膊炭熯,掇之則爛指,萬石俱熯,去之十步而不死,同氣異積也。”
高誘註:“一膊,一挺也。”
3.用同“脖”。
《西遊記》第四六回:“那劊子手將一條繩套在他膊項上,一條繩劄住他腿足,把一口牛耳短刀,幌一幌,著肚皮下一割,搠個窟窿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董孝廉笑道:‘先生世外高人,何必如此計論!’蔔信聽見這話,頭膊子都飛紅了,接了茶盤,骨都著嘴進去。”
II
pò
ㄆㄛˋ
〔《廣韻》匹各切,入鐸,滂。〕
1.謂分裂肢體而曝露之。
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﹝龍人﹞弗聽,殺而膊諸城上。”
杜預註:“膊,磔也。”按,磔即分裂肢體之刑。
唐韓愈《鄆州谿堂》詩:“箴之石之,膊而磔之。”
《新唐書·逆臣傳上·安祿山》:“又誅尚、孝哲、乾祐,殊而膊之。”
2.泛指斬殺。
唐韓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掇黃岡,筴漢陽,行跐汊川,還,大膊蘄水界中。”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六:“我兵遂盡渡,大蹂大膊。”
3.切成塊的肉。
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:“故同味而嗜厚膊者,必其甘之者也。”
III
liè
ㄌ〡ㄝˋ
〔《集韻》龍輟切,入薛,來。〕
界域。
漢揚雄《太玄·文》:“行則有蹤,言則有聲,福則有膊,禍則有形,之謂直。”按,俞樾《諸子平議·揚子〈太玄〉》引作“膞”,謂“膞字無義,乃端之假字……福則有膞,猶雲福則有端,正與‘禍則有形’文義一律。”
阅读:129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