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應

ok8.org > 詞典 > 相應

(相應,相應)

I

舊式公文用語。應該;理應。

清王士禛《居易錄談》卷中:“相應將四子贊詞並孔子贊詞,一併交與國子監勒石摹搨。”

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五:“若照所題更調,事屬繁多,相應無庸議。”
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上·裹足》:“查立法太嚴,或混將元年以前所生者捏為元年以後,誣妄出首,牽連無辜,亦未可知,相應免其禁止可也。”

II

1.互相呼應;應和。

《國語·齊語》:“設象以為民紀,式權以相應。”

《陳書·高祖紀上》:“軍誌有之,善用兵者,如常山之蛇,首尾相應。”

宋蘇軾《石鐘山記》:“﹝大石﹞空中而多竅,與風水相吞吐,有窾坎鏜鞳之聲,與向之噌吰者相應,如樂作焉。”

清納蘭性德《雨後》詩:“蟬嘶柳陌多相應,燕踏琴弦別作聲。”

劉大白《丁寧》詩一:“我心裏同時起了一聲聲的回聲,和你那鄭重丁寧,一聲聲地相應。”

2.相符合。

《墨子·號令》:“大將使人行守,操信符,信符不合及號不相應者,伯長以上輒止之,以聞大將。”

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終日力戰,斬首捕虜,上功莫府,一言不相應,文吏以法繩之。”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四部正訛上》:“東海張霸,案百篇之序,空造百兩之篇,獻之成帝。帝出祕書百篇以校之,皆不相應,於是下霸於吏。”

3.相適應;相宜。

《西遊記》第二七回:“師父又教我去?回去便也回去了,隻有一件不相應。”
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他就要買我白絹,我見價錢相應,即時賣了。”

清俞樾《春在堂隨筆》卷七:“名晞字暐,義正相應也。”

鄧小平《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的國家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,我們黨的工作重點、工作作風都應該有相應的轉變。”

4.佛教語。相契合。

隋僧璨《信心銘》:“多言多慮,轉不相應;絕言絕慮,無處不通。”

《壇經·付囑品》:“若言下相應,即共論佛義;若實不相應,合掌令歡喜。”

阅读:1246

●相應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