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歐

簡體歐字的筆畫:8畫;繁體歐字筆畫:15畫。

(歐,歐)

I

·u

ㄡˇ

〔《廣韻》烏後切,上厚,影。〕

1.“嘔”的古字。嘔吐。

《山海經·海外北經》:“歐絲之野,在大踵東,一女子跪據樹歐絲。”

郭璞註:“言噉桑而吐絲。”

《漢書·丙吉傳》:“吉馭吏耆酒,數逋蕩,嘗從吉出,醉歐丞相車上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歐,吐也。”

2.指嘔吐聲。

《山海經·東山經》:“薄魚,其狀如鱣魚而一目,其音如歐。”

郭璞註:“歐,如人嘔吐聲也。”

3.通“毆”。捶擊。

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良愕然,欲歐之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歐,擊也。”

《新五代史·漢臣傳·史弘肇》:“弘肇欲歐之。”

元鄭禧《春夢錄》:“女因佯狂,擲冠於地,母怒,歐之。”

II

ōu

〔《廣韻》烏侯切,平侯,影。〕

1.通“謳”。歌唱。參見“歐歌”。

2.通“謳”。舊指齊地之歌。

明楊慎《璅語》:“齊歌曰歐,吳歌曰歈。”

3.同“敺”。“驅”的古字。驅逐。

漢應劭《風俗通·祀典·靈星》:“歐爵簸揚,田農之事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寓言》詩:“歐人必如己,墨子見何寡。”

4.同“敺”。“驅”的古字。疾行。

唐杜牧《戰論》:“天下雜然盜發,則疾歐疾戰,此宿敗之師也。”

5.通“區”。參見“歐隅”。

6.通“甌”。種族名。參見“歐人”。亦為地名。參見“歐越”。

7.歐羅巴洲的簡稱。參見“歐人”、“歐風”。

8.姓。

越王無彊次子蹄封烏程歐餘山之陽,後人以地為氏。參閱宋羅泌《路史·後紀十三下·說》。亦為歐陽、歐冶等複姓的簡稱。參見“歐劍”、“歐母”、“歐曾”。

9.歐姆的簡稱。參見“歐姆”。

阅读:1314

●歐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