裸
裸字的筆畫:13畫;
lu·
ㄌㄨㄛˇ
〔《廣韻》郎果切,上果,來。〕
“果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赤身露體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及曹,曹共公聞其駢脅,欲觀其裸,浴,薄而觀之。”
孔穎達疏:“裸,謂赤體無衣也。”
《列子·湯問》:“顧南國之人祝髮而裸,北國之人鞨巾而裘。”
《明史·流賊傳·李自成》:“王世子由崧裸而逃。”
魯迅《野草·復仇》:“這樣,所以,有他們倆裸著全身,捏著利刃,對立於廣漠的曠野之上。”
2.引申為露出;無遮蓋;無包裹。
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大樹古藤,裸出身上腐朽的老皮。”如:裸子植物。
3.裸蟲。指蹄角裸現或無毛羽鱗甲蔽體的動物。
《呂氏春秋·觀表》:“地為大矣,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鱗未嘗息也。”
高誘註:“裸蟲,麒麟麋鹿牛羊之屬也,蹄角裸見,皆為裸蟲。”
陳奇猷校釋:“‘裸’與‘裸’同。裸蟲,見《季夏》。”
漢揚雄《太玄·玄數》:“類為裸。”
司馬光集註:“裸,無介鱗羽毛體中而已。”
4.裸蟲。古代常用以指人。
唐李朝威《柳毅傳》:“五蟲之長,必以靈著,別斯見矣。人,裸也,移信鱗蟲。
洞庭含納大直,錢塘迅疾磊落,宜有承焉。”
阅读:13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