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揜

揜字的筆畫:12畫;

I

y·n

〡ㄢˇ

〔《廣韻》衣檢切,上琰,影。〕

〔《廣韻》烏敢切,上敢,影。〕

1.捕取;襲取。

《穀梁傳·昭公八年》:“車軌塵,馬候蹄,揜禽旅。”

範寧註:“揜取眾禽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曳文狐,揜狡兔,捎鷫鷞,拂振鷺。”

北周庾信《齊王進白兔表》:“揜代偃齊,分韓裂趙。”

清惲敬《書山東知縣事》:“巡撫下上變者於獄,檄按察使督府都司以三百人馳揜之。”

2.奪去。
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怯者夜見立表,以為鬼也;見寢石,以為虎也。懼揜其氣也。”

高誘註:“揜,奪也。”

3.困迫;急迫。

《禮記·表記》:“君子慎比辟禍,篤以不揜,恭以遠恥。”

鄭玄註:“揜,猶困迫也。”
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率乎直指,揜乎反鄉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揜然疾歸貌。”

4.承襲。參見“揜蹟”。

5.遮沒;遮蔽;掩蓋。

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,見君子而後厭然,揜其不善而著其善。”

漢司馬相如《子虛賦》:“獲若雨獸,揜草蔽地。”

唐韓愈《董公行狀》:“清宮而迎天子,庶人服而請罪有司,雖有大過,猶將揜焉,如公則誰敢議!”宋趙令畤《侯鯖錄》卷一:“大將軍胡奮女泣叫不伏系臂,左右揜其口。”

清顧炎武《日知錄·日食》:“日食,月揜日也;月食,地揜月也。”

6.蒙蔽。

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豈揜於眾人之言而以冥冥決事哉!”

7.藏匿。

唐羅隱《鄴城》詩:“臺上年年揜翠娥,臺前高樹夾漳河。”

8.意錢之屬。博戲的一種。

《漢書·高惠高後文功臣表》:“安丘懿侯張說玄孫……坐入上林謀盜鹿,又搏揜,完為城旦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搏字或作博。一曰:博,六博也;揜,意錢之屬也。皆謂戲而取人財也。”

9.通“奄”。大。

《文選·潘勗〈冊魏公九錫文〉》:“揜討逆節,折沖四海。”

李善註引毛萇《〈詩〉傳》:“揜,大也。”

10.通“弇”。相同;相抵。
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使民必勝事,事必出利,利足以生民,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。”

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:“案《爾雅》曰:‘弇,同也。’《方言》曰:‘掩,同也。’《周頌·執競》傳曰:‘奄,同也。’弇、奄、掩、揜並通。出入相同,謂不使出數多於入數也。”

清惲敬《浙江分巡李公墓表》:“所取州縣公使銀且二十萬,州縣力匱,則盜正帑應徵索,而歲稽其上供之數,以後歲所供揜之。”

II

ān

同“媕”。

阅读:1359

●揜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