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脈相傳
【成語】:一脈相傳
【拼音】:yī mài xiāng chuán
【解釋】:一脈:一個血統。從同一血統、派別世代相承流傳下來。批某種思想、行為或學說之間有繼承關系。
【出處】:宋·錢時《兩漢筆記》卷十一:“是故言必稱堯舜,而非堯舜之道則不敢陳於王前,一脈相承,如薪傳火,無他道也。”
【示例】:北京的流言報,是從袁世凱稱帝,張勛復辟,章士釗“整頓學風”以還,~,歷來如此的。 ★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無花的薔薇之三》
【近義詞】:一脈相承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文化、思想等
【英文】:co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
(一脈相傳,一脈相傳)
謂一個血統或派系世代相續流傳下來。常比喻某種思想、學說或行為之間的繼承關係。
明汪庭訥《三祝記·敘別》:“你向日將囊金封還張子,純仁今日將麥舟賑濟曼卿,這纔是一脈相傳,何愁皇天不祐。”
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無花的薔薇之三》:“北京的流言報,是以袁世凱、張勛復辟,章士釗‘整頓學風’以還,一脈相傳,歷來如此的。”
郭紹虞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三三:“在當時,古文家一脈相傳,大都是皇甫湜一派,所以柳開穆修的文章,都不免偏於僻澀。”亦作“一脈相承”。
聞一多《四傑》:“我們已經提過,楊炯和宋之問是好朋友。如果我們再知道他們是好到如之問《祭楊盈川文》所說的那程度,我們便更能了然於王、楊與沈、宋所以是一脈相承之故。”
阅读:241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