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
候字的筆畫:10畫;
hòu
ㄏㄡˋ
〔《廣韻》胡遘切,去候,匣。〕
1.伺望,偵察。
《呂氏春秋·貴因》:“武王使人候殷。”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吳地傳》:“婁北武城,闔廬所以候外越也。”
《宋書·柳元景傳》:“賊遣兵二千餘人覘候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徽宗正和五年》:“金主以騎兵親候遼軍。”
2.引申為觀察。
《陳書·後主沈皇後傳論》:“﹝張貴妃﹞才辯彊記,善候人主顏色。”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一》:“上每進見,候顏色,輒言其不可。”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三:“元受自言:‘老母有疾,其得疾之由,或以飲食,或以燥溼,或以語話稍多,或以憂喜稍過,盡言皆朝暮候之,無毫髮不盡。’”
3.斥候,軍候。軍中任偵察之事者。
《墨子·號令》:“候出越陳表,遮坐郭門之外內。”
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前後知險易,見敵知難易,發斥不忘遺,此候之官也。”
《後漢書·任延傳》:“於是僥外蠻夷夜郎等慕義保塞,延遂止罷偵候戍卒。”
4.“堠”的古字。邊境伺望、偵察敵情的設施,哨所,土堡。
銀雀山漢墓竹簡《孫臏兵法·陳忌問壘》:“去守五裏置候,令相見也。”
《後漢書·馬成傳》:“築保壁,起烽燧,十裏一候。”
清唐甄《潛書·五形》:“無屯之谷,無候之徑,無城之地,可以利趨,能趨之者勝。”
5.掌管伺察、稽查等事的小吏。
《墨子·號令》:“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,輒收以屬都司空若候,候以聞守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此候為小吏。”
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子胥出走,邊候得之。
子胥曰:‘上索我者,以我有美珠也。今我已亡之矣,我且曰子取吞之。’候因釋之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穀水》:“何湯字仲弓,嘗為門候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宋理宗景定元年》:“城門候引一急使至。”
6.邊境守望、報警的官吏。
《漢書·揚雄傳下》:“東南一尉,西北一候。”
顏師古註引孟康曰:“敦煌玉門關候也。”
晉陸機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往問陰山候,勁虜在燕然。”
南朝齊王屮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炎區九譯,沙場一候。”
7.負責迎送賓客的官吏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使候出諸轘轅。”
杜預註:“候,送迎賓客之官也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候不在疆。”
韋昭註:“候,候人也;掌送迎賓客者。”
8.驛站,驛館。
《後漢書·和帝紀》:“舊南海獻龍眼、荔支,十裏一置,五裏一候。”
唐韓愈《祭彬州李使君文》:“俟新命於衡陽,費薪芻於館候。”
9.迎候,迎接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“使某羞”漢鄭玄註:“古者謂候為進。”
唐孔穎達疏:“古時謂迎客為進,漢時謂迎客為候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陶徵君田居》:“歸人望煙火,稚子候檐際。”
10.拜訪,探望。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主父偃候仲舒……竊其書而奏焉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交際》:“不候謂之倨慢,數來謂之求食。”
《後漢書·朱暉傳》:“顯宗舅新陽侯陰就慕暉賢,自往候之,暉避不見。”
明葉盛《水東日記·黃少保才識》:“少師廬陵楊公歸省,過南京,公適以病在告,廬陵公就臥內候之。”
11.引申為問安,問候。
宋蘇軾《東坡誌林·卓契順禪話》:“蘇臺定惠院淨人卓契順,不遠數千裏,陟嶺渡海,候無恙於東坡。”如:敬候起居;即候近安。
12.等候,等待。
《漢書·遊俠傳·陳遵》:“嘗有部刺史奏事過遵,值其方飲,刺史大窮。候遵霑醉時,突入見遵母。”
唐獨孤及《寒夜溪行舟中作》詩:“憂來無良方,歸候春酒熟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阻奸》:“且候史公回衙,一問消息。”
聞一多《奇跡》詩:“我等,我不抱怨,隻靜候著一個奇跡來臨。”
13.指伺候,侍候。參見“候兵”、“候卒”。
14.古代計時的單位。五天為一候。
《素問·六氣藏象論》:“歧伯曰:‘五日謂之候,三候謂之氣,六氣謂之時,四時謂之歲。’”清阮葵生《茶餘客話》卷十三:“五日一候,積六候而成月,歲則有七十二候。”
15.引申為節候、時令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辨騷》:“言節候,則披文而見時。”
唐韓偓《早玩雪梅有懷親屬》詩:“北陸候纔變,南枝花已開。”
前蜀韋莊《和薛先輩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》之一:“玉律初移候,清風乍遠襟。”
清曹溶《蝶戀花·杏花》詞:“候逼清明,記取韶光半。”
16.時節,時候。
宋劉鎮《水龍吟·丙戌清明和章質夫韻》:“弄晴臺館收煙候,時有燕泥香墜。”
元湯式《滿庭芳·京口感懷曲》:“斜陽候,吟登舵樓,燈火望揚州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四犯令》詞:“麥浪翻晴風颭柳,已過傷春候。”
17.占驗,預測。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,皆良士,畏忌諱諛,不敢端言其過。”
《續資治通鑒·元明宗天曆二年》:“樂本於律,律本於氣,而氣候之法,具在前史。可擇僻地為祕室,取金門之竹及河內葭莩灰候之。”
18.癥候、癥狀。
《北齊書·方伎傳·馬嗣明》:“﹝馬嗣明﹞為人診候,一年前知其生死。”
《北齊書·方伎傳·馬嗣明》:“刑公子傷寒不治自差,然脈候不出一年便死,覺之晚,不可治。”
19.指診視,診斷。
《周書·姚僧垣傳》:“以此候疾,何疾可逃。”參見“候脈”。
20.徵候,徵兆。
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夫聽者事之候也,計者事之機也,聽過計失而能久安者,鮮矣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思賢》:“夫生飯粳梁,旨酒甘醪,所以養生也,而病人惡之,以為不若菽麥糠糟欲清者,此其將死之候也。”
宋李格非《洛陽名園記跋》:“洛陽之盛衰,天下治亂之候也。”
21.指隨時變化著的情狀。
宋司馬光《和不疑送虜使還道中聞鄰幾聖俞長逝作詩哭之》:“聖俞食寒冰,外以風邪兼,愚醫暴下之,結轖候愈添。”
明田藝蘅《煮泉小品·宜茶》:“作人手器不潔,火候失宜,皆能損其色香也。”
22.付帳。
老舍《茶館》第一幕:“李三,這兒的茶錢我候啦!”周原《覆滅》四:“這時,三個挑夫從街上回來了,店掌櫃候了一頓飯,雙方交割了生意。”
阅读:327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