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廱
即辟雍。
《詩·大雅·靈臺》:“於論鼓鐘,於樂辟廱。”
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廱,諸侯曰頖宮。”
《文選·潘嶽<閑居賦>》:“其東則有明堂辟廱,清穆敞閑,環林縈映,圓海迴淵。”
李善註引《三輔黃圖》:“明堂辟廱,水四周於外,象四海也。”
宋《燕翼詒謀錄》卷五:“徽宗創立辟廱,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。內上舍生二百人,內舍生六百人,教養於太學;外舍生三千人,教養於辟廱。”
清陳鱣《對策》卷一:“又有學宮等俱在城中,而別建明堂、辟廱於郊外,以存古制,如祭天之壇,冠冕之市也。”參見“辟雍”。
阅读:13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