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陰
(歲陰,歲陰)
1.古代以幹支紀年,十二支叫作“歲陰”。
《史記·曆書》“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”唐司馬貞索隱引《爾雅·釋天》:“歲陰者,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支是也。”
《通誌·總序》:“太史公紀年以六甲,後之紀年者以六十甲,或不用六十甲,而用歲陽、歲陰之名。”
章炳麟《訄書·訂文》附《正名雜義》:“又若事物名號,合用數言,歲陽,歲陰,義則難解。”
2.太歲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以攝提格歲:歲陰左行在寅,歲星右轉居醜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太歲在寅,歲星正月晨出東方。”
錢大昕考異:“歲陰者,太陰也。”詳“太歲”。
3.歲暮,年底。
北周庾信《歲晚出橫門》詩:“年華改歲陰,遊客喜登臨。”
唐太宗《除夜》詩:“歲陰窮暮紀,獻節啟新芳。”
唐皇甫冉《送令狐明府》詩:“行當臘侯晚,共惜歲陰殘。”
阅读:142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