瘠
瘠字的筆畫:15畫;
jí
ㄐ〡ˊ
〔《廣韻》秦昔切,入昔,從。〕
“胔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膌”。
1.瘦弱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﹝申叔豫﹞遂以疾辭……楚子使醫視之,復曰:‘瘠則甚矣,而血氣未動。’”杜預註:“瘠,瘦也。”
唐韓愈《雜說》之二:“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,察其脈之病否而已矣。”
清黃鷟來《〈閑止書堂集鈔〉序》:“既而逼授偽職,引疾固辭,瘠形尪羸,視息僅屬。”
2.指瘦弱的人。
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,還報曰:‘兩國相擊,此宜誇矜見所長。今臣往,徒見羸瘠老弱,此必欲見短,伏奇兵以爭利。’”
3.貧困。
《國語·楚語上》:“夫君國者,將民之與處。民實瘠矣,君安得肥?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陸遜傳》:“夫民殷國弱,民瘠國彊者,未之有也。”
4.泛指空虛匱乏。
唐司空圖《將儒》:“儒以將道,肥其內也;武以將威,肅其外也,未有內自瘠而外能勸者焉。”
5.損削,使之貧弱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魯之於晉也,職貢不乏,玩好時至……何必瘠魯以肥杞?”明宋濂《元故王府君墓誌銘》:“大樸之散久矣,嗜利之徒唯思肥己而瘠人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》:“又有著作郎陳著亦上疏論似道欺君瘠民之罪。”
清黃鈞宰《金壺浪墨·河工》:“上下欺蔽,瘠公肥私,而河工不敗不止矣。”
6.疾疫。
唐韓愈《祭竹林神文》:“神於惠罰無差,施罪瘠於尹愈身,是甘是宜。”
7.磽薄,不肥沃。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不知節用裕民則民貧,民貧則田瘠以穢,田瘠以穢則出實不半。”
明陸深《燕閑錄》:“山西州縣多在山谷之間……加以地瘠天寒,據豐稔之歲,十裏之間所收亦不滿一二萬。”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吏治下》:“復將通省府廳州縣查明肥瘠難易之區,一一分別註明。”
8.菲薄,簡約。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墨子大有天下,小有一國,將蹙然衣麤食惡,憂戚而非樂,若是則瘠。瘠則不足欲,不足欲則賞不行。”
楊倞註:“瘠,奉養薄也。”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送死不忠厚,不敬文,謂之瘠。”
楊倞註:“瘠,薄。”
宋洪邁《容齋隨筆·宰我不詐》:“魯悼公之喪,孟敬子曰:‘食粥,天下之達禮也,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,四方莫不聞矣。勉而為瘠,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!’”
9.指淡薄。
唐韓愈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故明宮齋廬上雨旁風,無所蓋障,牲酒瘠酸,取具臨時。”
10.書法用語。指筆畫瘦勁。
唐竇蒙《〈述書賦〉語例字格》:“瘠,瘦而有力曰瘠。”
11.通“胔”。未完全腐爛的屍體。
《荀子·榮辱》:“糧食太侈,不顧其後,俄則屈安窮矣;是其所以不免於凍餓,操瓢囊為溝壑中瘠者也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一》:“瘠讀為‘掩骼埋胔’之‘胔’。露骨曰‘骼’,有肉曰‘胔’。瘠,借字耳。”
漢劉向《說苑·善說》:“管子者,天子之佐、諸侯之相也。死之則不免為溝中之瘠,不死則功復用於天下。”
宋文天祥《正氣歌》:“一朝蒙霧露,分作溝中瘠。”
12.姓。
《孟子·萬章上》有瘠環。
阅读:177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