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越

越字的筆畫:12畫;

I

yuè

ㄩㄝˋ

〔《廣韻》王伐切,入月,雲。〕

亦作“趏”。

1.度過;跨過。

《楚辭·天問》:“阻窮西征,巖何越焉?”王逸註:“越,度也。”
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秦地已並巴、蜀、漢中,越宛有郢,置南郡矣。”

唐韓愈《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汝能越吾界而為盜邪?”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四》:“月明之夕,每見對岸有人影,雖知為鬼,度其不能越,亦不甚怖。”

2.經過;通過。

《書·召誥》:“惟二月既望,越六日,乙未,王朝步自周,則至於豐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長攻》:“若燕、秦、齊、晉,山處陸居,豈能踰五湖九江,越十七厄,以有吳哉?”高誘註:“越,歷也。”

南朝宋謝惠連《西陵遇風獻康樂》詩:“哲兄感仳別,相送越坰林。”

明宋濂《淵穎先生碑》:“越翼日,先生遂生。”

魯迅《〈唐宋傳奇集〉稗邊小綴》:“約越十年,遂詆之至此,亦可異矣!”

3.超過,從後面趕到前面。

《孔子家語·五儀解》:“篤行信道,自強不息,油然若將可越而不可及者,君子也。”

《上海文學》1980年第11期:“彩雲罵著大家,可是她很快笑著越過了惠琴。”

4.勝過;超過。

漢枚乘《上書重諫吳王》:“是大王威加於天下,而功越於湯武也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責躬詩》:“超商越周,與唐比蹤。”

宋蘇軾《薦布衣陳師道狀》:“文詞高古,度越流輩。”

清周中孚《鄭堂劄記》卷四:“謂我朝越宋繼唐,正以有豪傑數輩,得使事三昧耳。”

5.輕捷;敏疾。

章炳麟《頂羯羅君頌》:“高材越足,士女所歸。”參見“越勁”。

6.僭越;不依次序超出。

《易·繫辭下》:“其稱名也,雜而不越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:“若此則百官恫擾,少長相越,萬邪並起,權威分移。”

清龔自珍《明良論三》:“賢智者終不得越,而愚不肖者亦得以馴而到。此今日用人論資格之大略也。”

7.遠;背離;違背。

《書·泰誓上》:“予曷敢有越厥誌?”孔傳:“越,遠也。言己誌欲為民除惡,是與否,不敢遠其誌。”

《後漢書·宦者傳論》:“然真邪並行,情貌相越,故能回惑昏幼,迷瞀視聽。”

李賢註:“越,違也。”

唐李翺《陵廟日時朔祭議》:“與其黷禮越古,貴因循而憚改作,猶天地之相遠也。”

8.引申為相差,差距。

章炳麟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夫終古不能得國權,與暫得國權而復失之,其利害相越,豈不遠哉!”

9.冒;沖犯。

南朝宋顏延之《秋胡詩》:“嚴駕越風寒,解鞍犯霜露。”
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·支諾臯下》:“夜入山林,越兕侵虎,初無所懼。”

10.迂闊;不切實際。
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越哉,臧孫之為政也!”韋昭註:“越,迂也。言其迂闊,不知政要。”

11.流亡;顛沛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亡人不佞,失守社稷,越在草莽,吾子無所辱君命。”

三國魏嵇康《幽憤詩》:“哀煢靡識,越在繈褓。”

唐高適《鶻賦》序:“適越在草野,才無能為,尚懷知音,遂作《鶻賦》。”

宋嶽飛《奏乞本軍進討劉豫劄子》:“皇圖偏安,陛下六飛時巡,越在海際,天下之愚夫愚婦,莫不疾首痛心。”

12.飄散;散失。

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風不越而殺,雷不發而震。”

杜預註:“越,散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精神勞則越,耳目淫則竭。”

高誘註:“越,散。”

三國魏劉劭《人物誌·九徵》:“氣而不清則越。”

唐韓愈《為裴相公讓官表》:“承命驚惶,魂爽飛越,俯仰天地,若無所容。”

《雲笈七籤》卷五八:“形勞則德散,氣越則道叛。”

13.墜落;失墜。

《書·盤庚中》:“乃有不吉不迪,顛越不恭,暫遇姦宄。”

孔傳:“越,墜也。”

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射其左,越於車下;射其右,斃於車中。”

杜預註:“越,隊也。”

《國語·齊語》:“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‘爾無下拜’?恐隕越於下以為天子羞。”

韋昭註:“越,失也。”

14.治理。

《書·盤庚下》:“肆上帝將復我高祖之德,亂越我家。”

孔傳:“以徙故,天將復湯德,治理於我家。”
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汩越九原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國語》:“家大人曰:‘汩、越,皆治也。’謂平治九州之土也……《廣雅》曰:‘越,治也。’《說苑·指武篇》曰:‘城廓不脩,溝池不越。’是汩、越皆治也。”

15.傳播;宣揚。

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宣其德行,順其憲則,使越於諸侯。”

韋昭註:“越,發聞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暴行越智於天下。”

高誘註:“越,揚也……越揚其詐譎之智以取聲名也。”

清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爾雅中》“越,揚也”:“揚、越,一聲之轉,故發揚之轉為發越,飛揚之轉為飛越,播揚之轉為播越,激揚之轉為激越,清揚之轉為清越。”

16.指樹蔭。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今夫繇者,揭钁臿,負籠土,鹽汗交流,喘息薄喉。當此之時,得茠越下,則脫然而喜矣。”

高誘註:“茠,蔭也。

三輔人謂休華樹下為茠也。

楚人樹上大本小如車蓋狀為越,言多蔭也……越,讀經無重越之越也。”

17.劫奪,搶劫。

《書·康誥》:“凡民自得罪,寇攘姦宄,殺越人於貨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越人,謂不死而傷皆為之,而取貨利故也。”

18.愈加;更加。

宋辛棄疾《浣溪沙·贈子文侍人名笑笑》詞:“歌欲顰時還淺笑,醉逢笑處卻輕顰,宜顰宜笑越精神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七:“覷衙內結束模樣,越添煩惱。”

元薩都剌《一枝花·妓女蹴踘》套曲:“紅塵兩袖纖腰倦,越豐韻,越嬌軟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不想到家一載,小兒亡化了,越覺得胸懷冰冷。”

19.越……越……叠用表示程度隨條件的發展而發展。
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誰知這些少年心性,吃到興頭上,越吃越狂,那裏肯住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這雨越下越大。卻見上流頭一隻船冒雨而來。”

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三:“阿英怕娘越說越傷心,有意打斷她的話頭,說:‘娘,你喝點水吧!’”

20.與;和。

《書·大誥》:“猷!大誥爾多邦,越爾禦事。”

清王引之《經傳釋詞·粵越》:“《廣雅》曰:‘越,與也。’《書·大誥》曰:‘大誥猷!爾多邦,越爾禦事。’又曰:‘肆予告我友邦君,越尹氏、庶士、禦事。’……《周書》‘越’字與‘與’字同義者甚多,《大誥》一篇而外,不能遍引。”

21.於;於是。

《書·大誥》:“有大艱於西土,西土人亦不靜,越茲蠢。”

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:“殷遂喪,越至於今。”

裴駰集解引馬融曰:“越,於也。於是至矣,於今到矣。”

清王引之《經傳釋詞·粵越》:“《爾雅》曰:‘粵,於也。’又曰:‘粵,於也。’字亦作越。

《夏小正》曰:‘越有小旱。’傳曰:‘越,於也。’於,猶今人言於是也。”

22.發語詞。

《書·大誥》:“越予沖人,不卬自恤。”

清王引之《經傳釋詞·粵越》:“越,猶惟也。

《書·大誥》曰‘越予小子’,言惟予小子也;又曰‘越予沖人’,言惟予沖人也。”

23.古地名。

《春秋·桓公元年》:“夏四月丁未,公及鄭伯盟於越。”

杜預註:“垂,犬丘。

衛地也。

越,近垂地名。”

楊伯峻註:“越當在今山東省曹縣附近。”

24.古國名。建都會稽(今浙江紹興)。

春秋時興起,戰國時滅於楚。

《左傳·宣公八年》:“盟吳越而還。”

杜預註:“越國,今會稽山陰縣也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越,姒姓。其先夏後少康之庶子也,封於會稽,自號於越。於者,夷言發聲也。”

25.代稱浙江或浙東地區;也專指紹興一帶。

唐柳宗元《別舍弟宗一》詩:“零落殘魂倍黯然,雙垂別淚越江邊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宋崇義》:“往來匆匆,在杭在越之諸友人,皆不及走晤。”

26.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名。分布於長江中、下遊以南,部落眾多,地域極廣,有百越、百粵之稱。
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:“若跨有荊益,保其巖阻,西和諸戎,南撫夷越……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?”晉張協《雜詩》之五:“昔我資章甫,聊以適諸越。行行入幽荒,甌駱從祝髮。”

27.代稱廣東、廣西地區;或泛指南方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物勢》:“長仞之象,為越僮所鉤,無便故也。”

唐李白《古風》之五六:“越客採明珠,提攜出南隅。”

王琦註:“越,南越也,今廣東是。”

28.指越窯。

唐施肩吾《蜀茗詞》:“越碗初盛蜀茗薪,薄煙輕處攪來勻。”

唐皮日休《以毛公泉一瓶獻上諫議因寄》詩:“素綆絲不短,越罌腹甚便。”

29.布名。

《後漢書·皇後紀上·明德馬皇後》:“白越三千端,雜帛二千匹。”

晉孫楚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葛越布於朔土,貂馬延乎吳會。”

清黃宗羲《論文管見》:“成都之錦,自與三村之越異其機軸。”

30.姓。

春秋時有越石父。見《晏子春秋·雜上二四》。

II

huó

ㄏㄨㄛˊ

〔《廣韻》戶括切,入末,匣。〕

1.孔洞。

《儀禮·鄉飲酒禮》:“相者二人皆左何瑟,後首挎越。”

鄭玄註:“挎,持也。相瑟者則為之持瑟,其相歌者徒相也。越,瑟下孔也。”
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清廟之瑟,朱弦而疏越。”

鄭玄註:“越,瑟底孔也。”

《尚書大傳》卷二:“大琴練弦達越,大瑟朱弘達越。”

唐柳宗元《霹靂琴贊引》:“余作贊辭,識其越之左與右。”

唐陸龜蒙《耒耜經》:“轅有越,加箭,可弛張焉。”

明何景明《說琴》:“凡攻琴者,首選材,審製器,其器有四:弦、軫、徽、越。弦以被音,軫以機弦,徽以比度,越以亮節。”

2.引申為挖孔洞。
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如是而鑄之金,磨之石,繫之絲木,越之匏竹。”

韋昭註:“越,謂為之孔也。”

3.一種蒲屬植物。其莖可編席。參見“越席”。

阅读:4254

●越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