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
浣字的筆畫:10畫;
I
huàn
ㄏㄨㄢˋ
〔《廣韻》胡管切,上緩,匣。〕
亦作“澣”。
1.洗滌。
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薄汙我私,薄澣我衣。”
鄭玄箋:“澣,濯之耳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澣,本又作‘浣’。”
《公羊傳·莊公三十一年》:“何以書?譏·何譏爾?臨民之所漱浣也。”
何休註:“去垢曰浣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實貢》:“且攻玉以石,治金以鹽,濯錦以魚,浣布以灰。夫物固有以賤治貴,以醜治好者矣。”
清王又曾《東風第一枝·雪霽歸舟作》詞:“春到也歲華剛換,裘敝也酒痕未浣。”
2.滌除(愁、悶等);寬解。
唐馬戴《岐陽逢曲陽故人話舊》詩:“積愁何計遣?滿酌浣相思。”
宋蘇軾《與孫子發書》之一:“專人來辱書,承近日尊體佳勝,蒙許就辟,慰浣深矣。”
元許有壬《沁園春》詞:“杜家酒美,且浣幽懷。”
3.唐代官吏,每十天休息洗沐一次,稱作“休浣”。後因稱十日為浣,每月上、中、下旬稱為上、中、下浣。
唐李白《朝下過盧郎中敘舊遊》詩:“復此休浣時,閑為疇昔言。”
《新唐書·劉晏傳》:“質明視事,至夜分至,雖休澣不廢。”
明楊慎《丹鉛總錄·時序》:“俗以上澣、中澣、下澣為上旬、中旬、下旬,蓋本唐制十日一休沐。”
清胡文英《〈屈騷指掌〉自序》:“乾隆五十一年丙午春三月下浣武進胡文英繩崖氏識。”
4.水名。參見“浣水”。
II
gu·n
ㄍㄨㄢˇ
〔《集韻》古緩切,上緩,見。〕
通“管”。
阅读:124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