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
予字的筆畫:4畫;
I
y·
ㄩˇ
〔《廣韻》余呂切,上語,以。〕
1.賜予;給與。
《詩·小雅·采菽》:“君子來朝,何錫予之?”
《荀子·修身》:“怒不過奪,喜不過予。”
楊倞註:“予,賜也。”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秦亦不以城予趙,趙亦終不予秦璧。”
《新五代史·張筠傳》:“筠為人好施予,以其富,故所至不為聚歛,民賴以安。”
清嚴有禧《漱華隨筆·李孝女》:“官直女,問礎罪當死,餘分別予杖。”
魏巍《東方》第五部第一章:“人民軍……予敵人以大量的殺傷。”
2.贊許,稱譽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天下之人,唯各特意哉,然而有所共予也。言味者予易牙,言音者予師曠,言治者予三王。”
《公羊傳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懷惡而討不義,君子不予也。”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結構》:“但觀《琵琶》得傳至今,則高則誠之為人,必有善行可予。”
3.認為;承認。
《漢書·終軍傳》:“偃自予必死而為之邪?將幸誅不加,欲以采名也?”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伋則能安”漢鄭玄註:“自予不能及。”
4.出售。
《管子·國蓄》:“歲適美,則市糶無予,而彘食人食。”
俞樾《諸子平議·管子六》:“《方言》:‘予,讎也。’……《釋文》雲:‘售本作讎。’蓋古無售字,即以讎為之。此文言無予,即無售也。”
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歲孰取穀,予之絲漆;繭出,取帛絮,予之食。”
5.仇。
《方言》卷二:“予、賴,讎也。
南楚之外曰賴,秦晉曰讎。”
6.漢代樂名。
《後漢書·曹褒傳》:“《尚書璇璣鈐》曰:有帝漢出,德洽作樂,名予。”參見“予樂”。
II
yú
ㄩˊ
〔《廣韻》以諸切,平魚,以。〕
1.我。
《書·湯誓》:“時日曷喪?予及汝皆亡!”
《公羊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天茍有吳國,尚速有悔予身。”
何休註:“予,我也。”
宋王安石《雲山詩送正之》詩:“溪窮壤斷至者誰?予獨與子相諧熙。”
清金農《〈冬心先生集〉自序》:“予賦性幽敻,少耽索居味道之樂。”
2.介詞。於,在。
《書·仲虺之誥》:“肇我邦予有夏。”
孔傳:“始我商家國於夏世。”
3.介詞。同。
《史記·遊俠列傳》:“誠使鄉曲之俠,予季次、原憲比權量力,效功於當世,不同日而論矣。”
4.連詞,相當於“而”。
《詩·衛風·河廣》:“誰謂宋遠,跂予望之。”
朱熹集傳:“誰謂宋國遠乎?但一跂足而望,則可以見矣。”
《詩·陳風·墓門》:“訊予不顧。”
5.代詞,相當於“之”。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昔衛叔之禦昆兮,昆為寇而喪予。”
顏師古註引孟康曰:“衛叔武迎兄成公,成公令前驅,射而殺之。”
III
zhù
ㄓㄨˋ
〔《集韻》丈呂切,上語,澄。〕
夏朝帝名。
《史記·夏本紀》:“帝少康崩,子帝予立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﹝予﹞,音佇。”
《集韻·上語》:“予,夏帝名,通作杼。”
阅读:21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