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皮羊質
【成語】:虎皮羊質
【拼音】:hǔ pí yáng zhì
【解釋】:質:本性。比喻外強內弱,虛有其表。
【出處】:西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質虎皮,見草而悅,見豺而戰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【近義詞】:羊質虎皮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外強中幹
(虎皮羊質,虎皮羊質)
明範濂《雲間據目抄》卷四:“水旱頻仍,飢饉薦至,號稱殷富者,以供輸供役而十室九虛;策名縉紳者,以尚侈尚奢而虎皮羊質。”
梁啟超《新民說》十一:“自漢武表章六藝,罷黜百家,凡非在六藝之科者絕勿進。爾後束縛馳驟,日甚一日。虎皮羊質,霸者假之以為護符;社鼠城狐,賤儒緣之以謀口腹。變本加厲,而全國之思想界銷沈極矣。”
阅读:172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