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禮
(達禮,達禮)
1.通行的禮儀。
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葬於北方北首,三代之達禮也。”
《韓詩外傳》卷四:“《韶》用幹戚,非至樂也;舜兼二女,非達禮也。”
唐皮日休《讀<韓詩外傳>》:“如以舜兼二女,非達禮也,則堯之世,其禮未定,不當責也又宜矣。”
宋宋祁《郭稹不應為嫁母持服議》:“故三年之喪,雖天下達禮,至於情文相稱,必降殺從宜。”
姚華《曲海一勺·明詩》:“《風》、《雅》、《頌》謂之達樂,燕、享、祀謂之達禮。”
2.具備。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孰亨而祀,非達禮也。”
鄭玄註:“達,具也。”
3.通曉禮義。
《文選·任昉<王文憲集序>》:“賀生達禮之宗,蔡公儒林之亞。”
李善註:“《晉中興書》曰:‘賀循,字彥先,博覽群書,尤明三《禮》。’”
4.懂得禮節、禮貌。
明馮夢龍《萬事足·見子生嗔》:“我與你一向相敬如賓,以為你知書達禮之人也。”
明馮夢龍《人獸關·俞公訓女》:“達禮知書,秉伯姬之雅操;填詞染翰,追班氏之才華。”
阅读:127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