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糊

簡體糊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糊字筆畫:15畫。

I

ㄏㄨˊ

〔《廣韻》戶吳切,平模,匣。〕

1.同“餬”。稠粥。

宋梅堯臣《次韻和景仁對雪》:“奕奕將如舞,漫漫欲似糊。”

2.塗附;黏合。

南朝宋鮑照《蕪城賦》:“製磁石以禦沖,糊赬壤以飛文。”

唐白居易《竹窗》詩:“開窗不糊紙,種竹不依行。”

元張可久《醉太平·無題》曲:“文章糊了盛錢囤,門庭改做迷魂陣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鈍秀才一朝交泰》:“德稱寫作俱佳,爭奈時運未利,不能討得文人墨士賞鑒,不過村坊野店胡亂買幾張糊壁,此輩曉得什麽好歹,那肯出錢。”

3.食品、衣物等經火變得黃黑髮焦。

《紅樓夢》第四六回:“鳳姐兒道:‘璉兒不配,就隻配我和平兒這一對燒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罷。’”老舍《二馬》第三段六:“晚飯全做糊啦,雞蛋攤在鍋上弄不下來。”

II

ㄏㄨˋ

ㄏㄨˊ

1.像稠粥樣的物品。

唐馮贄《雲仙雜記·日用鬥麵為糊以供緘封》:“日用麵一鬥為糊,以供緘封。”

宋陳師道《後山談叢》卷二:“趙元考雲:‘寒食麵,臘月雪水為糊,則不蠹。’”如:麵糊;辣椒糊。

2.敷衍;彌縫缺失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“當時兌了一萬兩銀子出來,才糊的去了,不曾破相。”

沙汀《在其香居茶館裏》:“沒講的話,這街上的事,一向糊得圓我總是糊的!”

3.欺蒙。

江流《進退》三:“不行啊同誌,真的絲毫沒有辦法,我要糊你幹什麽呢?”

III

ㄏㄨ

用較厚的糊狀物塗抹縫子、窟窿或平面。

阅读:1209

●糊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