監國
(監國,監國)
1.監管國事。太子代君主管理國事稱“監國”。
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君行,太子居,以監國也。”
《史記·晉世家》:“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,以朝夕視君膳者也,故曰冢子。君行則守,有守則從,從曰撫軍,守曰監國,古之制也。”
《舊唐書·高宗紀下》:“上以服餌,令皇太子監國。”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一:“其書是明仁宗東宮所閱,上有監國之寶。”
蔡東藩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三回:“﹝太祖﹞命太子皇太極監國,自率二萬勁旅,到天壇祭天。”
2.君主因故不能親政,由權臣或近親攝政,《新五代史·周太祖紀》:“﹝漢﹞太後制以威(郭威)監國。”
元鄭光祖《周公攝政》第三摺:“我隻為君王幼小權監國,除此別無他意。”
蔡東藩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八九回:“我今朝才曉得你的心肝了。你想兒子即位,你好監國,這等癡心妄想,勸你趁早罷休!”
阅读:129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