違時
(違時,違時)
1.謂違背當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。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動不違時,財不過用。”
《管子·霸言》:“聖人能輔時,不能違時。”
漢蔡邕《陳太丘碑》:“儉約違時,懸車致仕,徵辟交至,遂不屑就。”
宋胡錡《代良耜謝表》:“臣敢不戒其趨末,毋或違時。”
2.不合時令。
宋曾鞏《亳州謝到任表》:“使天地人神,莫不順序;雨暘寒燠,罔或違時。”
明劉基《禦柳》詩之一:“禦柳青青陰綠池,迎春擢秀不違時。”
3.貽誤時機。
唐李復言《續玄怪錄·李衛公靖》:“兒子二人未歸。行雨符到,固辭不可,違時見責。縱使報之,亦已晚矣。”
阅读:10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