觔鬥
亦作“觔兜”。
1.唐代散樂的一種。翻跟鬥。
唐段安節《樂府雜錄·鼓架部》:“尋橦、跳丸、吐火、吞刀、旋槃、觔鬥,悉屬此部。”
2.跟頭。
元高文秀《襄陽會》第三摺:“某正在空地上學打觔鬥。”
明吾丘瑞《運甓記·牛眠指穴》:“釘釘捉七,以會鬥牌買快,虎跳觔兜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鴿異》:“飛與簷齊,且鳴且鬥,每一撲,必作觔鬥。”
魯迅《華蓋集·忽然想到(五)》:“但是,當學生們成了大群,襲擊他們的敵人時,不是遇見孩子也要推他摔幾個觔鬥麽?”
3.比喻失敗或出醜。常與“栽”字連用。
洪深《趙閻王》第一幕:“要是我這觔鬥,栽在他的手裏,那才真有個夠受的。”
阅读:10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