謇
謇字的筆畫:17畫;
ji·n
ㄐ〡ㄢˇ
〔《廣韻》九輦切,上獮,見。〕
1.口吃。
《北史·李諧傳》:“諧為人短小,六指,因癭而舉頤,因跛而緩步,因謇而徐言,人言李諧善用三短。”參見“謇喫”。
2.艱澀;艱難。
金元好問《贈汴禪師》詩:“道重疑高謇,禪枯耐寂寥。”參見“謇澀”。
3.正直。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弱顏固植,謇其有意些。”
王逸註:“謇,正言貌也。”
《新唐書·魏徵傳》:“帝曰:‘當今忠謇貴重無踰徵,我遣傳皇太子,一天下之望,羽翼固矣。’”
4.指忠直之言。
唐來鵠《聖政紀頌》:“執言直註,史文直敷,故得粲粲朝典,落落廷謇。”
5.驕傲。
《元史·方技傳·李杲》:“大夫士或病其資性高謇,少所降屈,非危急之疾,不敢謁也。”參見“謇傲”。
6.助詞。多用於句首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謇吾法夫前脩兮,非世俗之所服。”
遊國恩纂義:“謇之訓,諸家以為語詞者是也。”
7.姓。
三國魏有謇姐。見三國魏繁欽《與魏文帝箋》。
阅读:113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