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咼

簡體咼字的筆畫:7畫;繁體咼字筆畫:8畫。

(咼,咼)

I

wāi

ㄨㄞ

〔《廣韻》苦緺切,平佳,溪。〕

1.口歪斜貌。

《說文·口部》:“咼,口戾不正也。”

2.引申為歪斜。

唐元稹《痁臥聞幕中諸公徵樂會飲因有戲呈三十韻》:“一生長苦節,三省詎行怪。奔北翻成勇,司南卻是咼。”

II

ㄏㄜˊ

見“咼氏”。

III

ㄨㄛˇ

見“咼墮髻”。

IV

ㄨㄛ

古國名。

宋陶穀《清異錄·蔬菜》:“咼國使者來漢,隋人求得菜種,酬之甚厚,故因名‘千金菜’。今萵苣也。”

V

gu·

ㄍㄨㄚˇ

〔《龍龕手鑒》古馬切〕

剮。古代將人慢慢割死的一種酷刑。又稱淩遲。

《龍龕手鑒·口部》:“咼,割也。”

《元史·忠義傳二·李齊》:“士誠怒,扼之跪,齊立而詬之,乃曳倒,槌碎其膝而咼之。”
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刑賞失宜》:“裏豪施遵禮、顧八,為迎敵官軍咼於市,家產悉沒縣官。”參見“淩遲”。

VI

guō

ㄍㄨㄛ

〔《字彙》古禾切〕

姓。

南唐有咼彥。見宋陸遊《南唐書·後主紀》。

阅读:1374

●咼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