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璣
(珠璣,珠璣)
1.珠寶,珠玉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諸侯死者,虛車府,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。”
《文選·揚雄<長楊賦>》:“後宮賤玳瑁而疏珠璣。”
李善註:“字書曰‘……璣,小珠也。’”宋丘崇《洞仙歌·辛卯元夕》詞:“有多少佳麗事,墮珥遺簪,芳徑裏瑟瑟珠璣翠羽。”
清鈕琇《觚賸·石言》:“珠璣犀象珍怪難得之物,美則美矣……而於我乎何有?”
2.比喻美好的詩文繪畫等。
唐方幹《贈孫百篇》詩:“羽翼便從吟處出,珠璣續向筆頭生。”
元無名氏《醉寫赤壁賦》第一摺:“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,口吐珠璣,有貫世之才。”
清黃鷟來《題黎於鄭為楊舒文畫山水冊頁》詩:“尋常尺幅那復得,況乃連冊浮珠璣。”
3.詩文中常以比喻晶瑩似珠玉之物。
宋劉克莊《朝天子》詞:“宿雨頻飄灑……終朝連夜,有珠璣鳴瓦。”此指水珠。
宋楊萬裏《食雞頭》詩:“要啄稻粟無半粒,隻教滿頷飽珠璣。”此指芡實。
元魯貞《余宗暘來訪值雪留三日次韻》:“誰散珠璣北鬥南,下方臺殿玉華含。”此指雪珠。
4.形容聲音婉轉、清脆。
宋徽宗《宮詞》之九一:“細箏百寶間生輝,玉柱成行雁自飛;對酒僊姿時一按,十三絃上迸珠璣。”
阅读:12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