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
板字的筆畫:8畫;
(參見闆)
b·n
ㄅㄢˇ
〔《廣韻》布綰切,上潸,幫。〕
1.木板;片狀木材。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樓出於堞四尺,廣三尺,廣四尺,板周三面。”
《禮記·內則》“大夫七十而有閣”漢鄭玄註:“閣以板為之,庋食物也。”
唐杜甫《過斛斯校書莊》詩之二:“斷橋無復板,臥柳自生枝。”
清黃宗羲《王征南墓誌銘》:“然精微所在,則亦深自祕惜,掩關而理,學子皆不得見。
征南從樓上穴板窺之,得梗概。”
2.泛指板狀的扁平之物。
唐韓愈《月蝕詩效玉川子作》:“烏龜怯姦怕寒,縮頸以殼自遮,終令誇蛾抉女出,蔔師燒錐灼,滿板如星羅。”此稱龜腹甲。
宋何薳《春渚紀聞·趙安定提研制》:“《硯譜》稱唐人最重端溪石,每得一佳石,必梳為數板,用精鐵為周郭。”此稱硯石。
3.板築用的夾板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陳人城,板隊而殺人,役人相命,各殺其長。”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王試度其功。
癸四板,射稽八板。”
陳奇猷集釋:“古者以夾板實土為牆,因以板計功。”
宋周密《浩然齋意抄·栽》:“《左傳》‘水昏正而栽’,今築牆之板也。”
4.笏,手板。古代官吏上朝時所執的記事板。
《後漢書·禮儀誌中》:“正德曰:‘八能士各言事。’八能士各書板言事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自漢置八儀,密奏陰陽,皁囊封板,故曰封事。”
唐韋應物《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》詩:“家貧無舊業,薄宦各飄颺,執板身有屬,淹時心恐惶。”
《宋史·陳恕傳》:“恕每便殿奏事,太宗或未深察,必形誚讓。
恕歛板踧踖,退至殿壁負立,若無所容。”
清黃宗羲《參議閻公神道碑》:“公既不得行其誌……遂投板棄官而去。”
5.詔書。
《後漢書·楊賜傳》:“宜絕慢傲之戲,念官人之重,割用板之恩,慎魚貫之次。”
李賢註:“板,謂詔書也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轉常侍上疏》:“即日被中曹板轉臣為左常侍。臣自惟常人,觸事無可,謬被拔擢,實為光榮。”
6.指皇帝冊封委任下屬官員。
《南齊書·豫章文獻王嶷傳》:“桂陽之役,太祖出頓新亭壘,板嶷為寧朔將軍,領兵衛從。”
《魏書·敬宗孝莊帝紀》:“又詔上黨百年以下九十以上板三品郡,八十以上四品郡,七十以上五品郡。”
晉、南北朝時,諸王及大臣對屬官的任命亦稱板。
《南齊書·褚炫傳》:“宋義陽王昶為太常,板炫補五(品)官。”
《北史·沈文秀傳》:“房天樂者,清河人,滑稽多智,文秀板為長史。”參閱宋程大昌《演繁露·白板天子》。
7.文書;簿冊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範寧作豫章,八日請佛有板,眾僧疑,或欲作答。有小沙彌在坐末,曰:‘世尊默然,則為許可。’眾從其義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“露板以宣眾,不可使義隱。”
8.見“板板”。
9.遲滯;靜止。
唐李商隱《玄微先生》詩:“樹栽嗤漢帝,橋板笑秦皇。”
朱鶴齡註引《三齊略記》:“始皇作石橋,欲過海看日出處。有神驅石下海,石去不速,神輒鞭之,石皆流血。”
前蜀韋莊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》:“守道慚無補,趨時愧不臧……忸恨山思板,懷歸海欲航。”
10.謂書法、神態、文章等呆板。
宋韓拙《山水純全集·論用筆墨格法氣韻之病》:“古雲,用筆有三病:一曰板病,二曰刻病,三曰結病。板病者,腕弱筆癡,取與全虧,物狀平匾,不能圓渾者,板也。”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科諢》:“然為淨醜之科諢易,為生旦外末之科諢難。雅中帶俗,又於俗中見雅;活處寓板,即於板處證活。”
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我對於〈文新〉的意見》:“論文看起來太板,要再做得花色一點。”
11.指古板,陳舊。
《紅樓夢》第十七回:“賈政道:‘難道淇水、睢園不是古人的?’寶玉道:‘這太板了,莫若“有鳳來儀”四字。’”板,一本作“板腐”。參見“板腐”。
12.謂結成硬塊。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菽》:“凡種綠豆,一日之內,遇大雨板土,則不復生。”參見“板結”。
13.謂面孔繃緊。表示不悅、嚴肅或冷淡。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五回:“制臺聽了,面孔一板道:‘你這人真好糊塗!’”老舍《老張的哲學》第十五:“‘我們信教的還不能賣女兒求自己的富貴!’龍樹古板著面孔,代表著上帝的尊嚴。”
王統照《沈思》:“但青年卻板起冷酷蒼白的面目對她,有時向她臉上用力看一看。”
14.樂器中用以按拍的拍板。
隋煬帝《望江南》詞:“檀板輕聲銀甲緩,醅浮香米玉蛆寒。醉眼暗相看。”
唐崔玨《和人聽歌》之二:“紅臉初分翠黛愁,錦筵歌板拍清秋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昭宗天復二年》:“全忠與之宴,胤親執板,為全忠歌以侑酒。”
胡三省註:“板,拍板也。古樂無之。
玄宗時,教坊散樂用橫笛一,拍板一,腰鼓三,後人因之,歌舞率以板為節,以木若象凡八片,以韋貫之,兩手各執其外一片而拍之。”
元楊立齋《哨遍》套曲:“鑼敲月面,板撒紅牙。”
清洪昇《長生殿·驚變》:“不須他絮煩射覆藏鉤,鬧紛紛彈絲弄板。”
15.指戲曲唱腔中的節拍、節奏。
明魏良輔《曲律》:“惟腔與板兩工者,乃為上乘。”
清李漁《閑情偶寄·演習·授曲》:“字頭、字尾及餘音,皆為慢曲而設。一字一板或一字數板者,皆不可無。”
梅蘭芳《談〈杜麗娘〉》:“關於唱曲的方法,魏良輔先生曾經說過,要字清,腔純,板正。”
16.印刷書畫的印板。
宋周煇《清波別誌》卷下:“甫鋟木,亦以有不應言者,旋被旨毀板。”
明沈德符《顧曲雜言·白練裙》:“次年,李九我署南禮部,追書肆刻本,毀其板,然已傳播遠近矣。”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而此地印費貴,每板三元,記得先生言北平一元即可,若然,則四十板可省八十元。”
17.謂鏤板印刷。
宋洪邁《容齋四筆·蔣魏公逸史》:“且板行之,傳之天下後世。”
元劉祁《歸潛誌》卷十:“﹝李屏山﹞又多為浮屠作碑記傳贊,往往詆訾吾徒。諸僧翕然歸向,因集以板之,號《屏山翰林佛事》。”
18.書籍、碑帖的版本。
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辯證一·巾箱板》:“今人以小板書冊為巾箱板,以其可置於巾箱也。”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碑帖·唐九成宮醴泉銘》:“惟吾鄉秦氏有舊本,千金不易。有秦仲堅者遂取翻刻,以售於人,謂之秦板。”如:宋板;明板。
19.笞刑刑具。亦為用刑時的計數單位。
元關漢卿《金線池》第四摺:“既然韓解元在此替你哀告,這四十板便饒了。”
《清通典·刑一》:“定獄具之圖,一曰板,以竹篦為之,大頭徑二寸,小頭徑一寸五分,長五尺五寸,重不得過二斤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病後雜談》:“秦王孫可望殺了陳邦傳父子,禦史李如月就彈劾他‘擅殺勛將,無人臣禮’,皇帝反打了如月四十板。”
20.指鑄錢的模子。
《清文獻通考·錢幣一》:“民間日用小錢久已剔除,其餘官板制錢,或因行用日久,稍有邊幅不整及顏色微暗者,見飭呈繳給價解局改鑄。”參見“板板六十四”。
21.指棺槨之材。
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團圓破氈笠》:“客人若要看壽板,小店有真正婺源加料雙拼的在裏面;若要見成的,就殿中但憑揀擇。”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九回:“計大官問道:‘家裏有板沒有?’晁大舍道:‘家裏雖有收下的幾付,祇怕用不著的。’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二回:“到了我慶八十的這年,又有位四川的木商朋友,送了我副上好的建昌板。”
22.特指明代宦官的一種乘輿。
明劉若愚《酌中誌·內臣佩服紀略》:“板,其製如床,面高五尺許,於偏後些安一椅圈,前後以粗絨繩拴,用槓二條斜插擡走,離地尺許。凡司禮監掌印秉筆年老者方私置坐之。”
23.數量詞。古代表示墻垣長度或寬度的單位,其制不一。
《公羊傳·定公十二年》:“雉者何?五板而堵,五堵而雉,百雉而城。”
何休註:“八尺曰板。”
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決晉水以灌晉陽,城不沈者三板耳。”
姚宏註:“廣二尺曰板。”
《詩·小雅·鴻雁》“之子於垣,百堵皆作”毛傳:“一丈為板,五板為堵。”
鄭玄箋:“《春秋傳》曰:‘五板為堵,五堵為雉。’雉長三丈,則板六尺。”
《新唐書·韓遊瑰傳》:“遊瑰遣兵築豐義,纔二板而潰。”
《宋史·五行誌一上》:“建昌軍大水,城不沒者三板。”
24.數量詞。印刷書畫所用印板的計數單位。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技藝》:“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,乃密布字印,滿鐵範為一板。”
25.數量詞。用為書畫的計數單位。一板,猶言一幅,一頁。
宋範成大《吳船錄》卷上:“寺有唐畫羅漢一板,筆跡超妙,眉目津津,欲與人語。”
元喬吉《金錢記》第三摺:“我上學讀了八年光景,一本《蒙求》還有五板不曾記得。”
26.數量詞。房屋和他物的計數單位。
清嚴如熤《三省邊防備覽》卷十一:“流民入山者……數年有收,典當山地,漸次築土屋數板。”如:三板豆腐。
27.同“闆”。
阅读:26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