緄
簡體緄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緄字筆畫:14畫。
(緄,緄)
I
g·n
ㄍㄨㄣˇ
〔《廣韻》古本切,上混,見。〕
1.繩。
2.編織的帶子。
《後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童子佩刀、緄帶各一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七啟》:“緄佩綢繆,或彫或錯。”
《宋書·江夏文獻王義恭傳》:“諸妃王不得著緄帶。”
3.見“緄邊”。
4.捆;束。
《戰國策·宋衛策》:“衛君懼,束組三百緄,黃金三百鎰,以隨使者。”
高誘註:“十首為一緄也。”
II
hùn
ㄏㄨㄣˋ
〔《集韻》戶袞切,上混,匣。〕
通“混”。
1.混同。
《史記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,要以成功為統紀,豈可緄乎?”
2.緄戎,古西戎之一。
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秦穆公得由余,西戎八國服於秦,故自隴以西有綿諸、緄戎、翟、獂之戎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字當作‘混’。
顏師古曰:‘混夷也。’”
阅读:12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