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
催字的筆畫:13畫;
cuī
ㄘㄨㄟ
〔《廣韻》倉回切,平灰,清。〕
1.催促,促使。
《說文·人部》:“催,相擣也……《詩》曰:‘室人交編催我。’”今本《詩·邶風·北門》字作“摧”。
晉李密《陳情表》:“郡縣逼迫,催臣上道。”
宋劉過《臨江仙》詞:“嚴風催酒醒,微雨替梅愁。”
明張居正《留別新鄉方大尹》詩:“夜燒紅燭催春酒,曉借鳴琴寫別情。”
魯迅《吶喊·一件小事》:“獨有這一件小事,卻總是浮在我眼前,有時反更分明,教我慚愧,催我自新,並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。”
2.創造條件,促使變化或結果及早發生。參見“催奶”、“催化劑”。
3.摧殘。
陳毅《鹽阜區參議會開幕感賦兼呈參議員諸公》詩:“列強風雨苦相催,腐朽猶存是禍胎。”
阅读:14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