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沫
I
吐出沫子。
南朝宋劉敬叔《異苑》卷三:“晉太元中,東陽西寺七佛屋龕下有一物,出頭如鹿,有法獻道人迫而觀之,於是吐沫噴灑,氣若雲霧。”
《莊子·大宗師》“相濡以沫”唐成玄英疏:“洎乎泉源旱涸,鱣鮪困苦,共處陸地,赬尾曝鰓,於是吐沫相濡,呴氣相濕。”
宋蘇軾《蜜酒歌》:“一日小沸魚吐沫,二日眩轉清光活。”
II
1.嘔出白沫。
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·噎膈翻胃總括》:“二證留連傳導隘,魄門應自澀於行,胸痛便硬如羊糞,吐沫嘔血命難生。”
2.唾沫。
《古今小說·楊八老越國奇逢》:“被人做一萬個鬼臉,啐乾了一千擔吐沫,也不為過。”
丁玲《法網》:“張宗榮好像比顧美泉還氣憤不過,紅著臉,噴著吐沫,把顧美泉也說動了。”
錢鍾書《圍城》七:“鴻漸吐口吐沫道:‘真不要臉!’”
阅读:13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