窈冥
1.深遠渺茫貌。
《鶡冠子·能天》:“觀乎孰莫,聽乎無罔,極乎無係,論乎窈冥,湛不亂紛,故能絕塵埃而立乎太清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本訓》:“上古之世,太素之時,元氣窈冥,未有形兆。”
晉郭璞《山海經圖贊·神二女》:“遊化五江,惚恍窈冥。”
2.陰暗貌。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,折木發屋,揚沙石,窈冥晝晦。”
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離塵垢之窈冥兮,配喬松之妙節。”
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雷雨窈冥而未半,皦日籠光於綺寮。”
呂向註:“窈冥,陰暗也。”
宋司馬光《祭齊國獻穆大長公主文》:“遐福未終,大期奄及;去白日之昭晰,歸下泉之窈冥。”
清劉大櫆《浮山記》:“一日坐閣上,值大雷雨,雲霧窈冥。”
3.遙空;極遠處。
《莊子·天運》:“動於無方,居於窈冥。”
金元好問《太室同希顏賦》詩:“壯矣崧維嶽,盤盤上窈冥。”
清姚鼐《效西崑體·渚宮》:“樓觀雲陽入窈冥,兩東門對楚山青。”
阅读:117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