躍
簡體躍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躍字筆畫:21畫。
(躍,躍)
I
yuè
ㄩㄝˋ
〔《廣韻》以灼切,入藥,以。〕
亦作“趯”。
1.跳躍。
《易·乾》:“或躍在淵。”
孔穎達疏:“跳躍也。”
《荀子·勸學》:“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。”
南朝宋謝靈運《贈從弟弘元》詩:“憩鳳在林,養龍在泉,捨潛就躍,假雲翔天。”
楊朔《泰山極頂》:“這輪紅日,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。”
2.迅疾貌。
《說文·足部》:“躍,迅也。”
唐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盡抽其有,聚以防我,西師躍入,道無留者。”
3.引申為迅速趕上。
王安友《協作》:“他擔心徐明的思想問題沒解決,回去後不能馬上把這項工作躍上來。”
4.心動貌。
南朝梁簡文帝《謝敕使入光嚴殿禮拜啟》:“微心悚躍,上謝無辭。”
宋葉適《信州重修學記》:“士乃附悅,有躍於心。”
5.上豎;上舉。
《文選·左思〈魏都賦〉》:“介胄重襲,旍旗躍莖。”
劉良註:“躍,舉也;莖,旗竿也。”
明袁宏道《由捨身巖至文殊獅子巖記》:“至遇懸石飛壁,下蹙無地,毛髮皆躍。”
6.物價上漲。參見“騰躍”。
II
tì
ㄊ〡ˋ
〔《字彙》他歷切〕
見“躍躍”。
阅读:157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