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稚
1.兒童;小該。
《後漢書·鄧禹傳》:“父老童稚,垂髮戴白,滿其車下。”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帝子之尊,童稚之逸,尚能如此,況其庶士,冀以自達者哉?”唐劉長卿《送姨子弟往南郊》詩:“別時兩童稚,及此俱成人。”
宋王安石《和農具詩》之十四:“豈此賣餳人,吹簫販童稚。”
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波斯詩人莪默伽亞謨一》:“不識不知的童稚,醉生夢死的俗人,他們正是這種最幸福的人。”
2.童年。
唐杜甫《送路六侍禦入朝》詩:“童稚情親四十年,中間消息兩茫然。”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王魁傳》:“予與康候有父祖鄉曲之舊,又自童稚共筆硯。”
郭沫若《文藝論集·藝術的評價》:“同是一部《離騷》,在童稚時我們不曾感得甚麽,然到目前我們能稱道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天才的作者。”
3.幼稚。
鄭振鐸《插圖本中國文學史》第三八章一:“若以自變文出現以來所產生的敘事的種種大傑作與之相較量,則《孔雀東南飛》等等誠不免要慊然的自覺其童稚。”
茅盾《回憶之類》:“當那一聲焦雷打到了我們面前時,童稚之心也曾歡喜而鼓舞。”
阅读:125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