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真
1.流行於宋代的一種說唱伎藝,用鼓伴奏。從元明以至清代,民間還在演唱,但已改用琵琶伴奏。它以演唱小說、歷史故事為主。一般認為是彈詞的前身。本作“淘真”。
明田汝成《西湖遊覽誌餘·熙朝樂事》:“杭州男女瞽者,多學琵琶,唱古今小說平話,以覓衣食,謂之‘陶真’。大抵說宋時事,蓋汴京遺俗也。”
2.指民間說唱的蓮花落。
明高明《琵琶記·義倉賑濟》:“單單隻有第三個孩兒本分,常常搶去了老夫的頭巾,激得我老夫性發,隻得唱個陶真。[醜]呀,陶真怎的唱。[淨]呀,到被你聽見了。也罷,我唱你打和。[醜]使得。[淨]孝順還先孝順子。[醜]打打咍蓮花落。”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