陊
陊字的筆畫:8畫;
duò
ㄉㄨㄛˋ
〔《廣韻》徒可切,上哿,定。〕
〔《廣韻》池爾切,上紙,澄。〕
1.崩塌。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山以高陊,谷以卑安。”
2.墜落。
《宋書·竟陵王誕傳》:“至京口客舍,乃陊死井中,託雲‘饒懼罪自殺’。”
唐皮日休《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》:“一苞勢欲陊,將撐乏寸木。”
3.引申為落入,陷進。
《宋書·朱齡石傳》:“若向黃虎,正陊其計。”
4.敗壞。
晉陸機《豪士賦》序:“眾心日陊,危機將發。”
宋司馬光《文潞公家廟碑》:“五代蕩析,士民求生,有所未遑,禮穨教陊,廟制遂絕。”
清龔自珍《乙丙之際箸議第七》:“然而十年而夷,五十年而夷,則以拘一祖之法,憚千夫之議,聽其自陊,以俟踵興者之改圖爾。”
5.破敗。
唐杜牧《〈李長吉歌詩〉敘》:“荒國陊殿,梗莽邱隴,不足為其恨怨悲愁也。”
金元好問《二月十五日鶴》詩:“可憐陊殿荒墟裏,無復當年丁令威。”
阅读:115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