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立錐之地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無立錐之地

【成語】:無立錐之地

【拼音】:wú lì zhuī zhī dì

【解釋】:沒有立錐子的地方。比喻連極小的地方也沒有。後常形容貧窮。

【出處】: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今秦失德棄義,侵伐侯社稷,滅六國之後,使無立錐之地。”

【示例】:他窮得上無片瓦,下~。

【近義詞】:無立足之地、亡立錐之地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沒有立足的地方

【成語故事】:楚漢相爭時,劉邦被項羽打敗,就向謀士酈食其討教。酈生給劉邦出主意分封六國那些無立錐之地的後人,討取民心就可以戰勝項羽。張良堅決反對酈生的這種做法,認為劉邦天下都沒得到,分封他們,他們就各自為政,沒人幫他打天下了

(無立錐之地,無立錐之地)

形容十分貧窮。

呂氏春秋·為欲》:“其視有天下也,與無立錐之地同。”

後漢書·郭丹傳》:“君有四子,而無立錐之地。”

明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卷八:“盧生無立錐之地以死。”亦作“無置錐之地”、“無置錐地”。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﹝大儒﹞雖窮困凍餒,必不以邪道為貪;無置錐之地,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。”

唐韋應物《答故人見諭》詩:“況本濩落人,歸無置錐地。”

阅读:1718

●無立錐之地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