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年碩德
【成語】:耆年碩德
【拼音】:qí nián shuò dé
【解釋】:耆:古稱六十歲為“耆”,指年高。指年老而德高望眾。
【出處】:《晉書·苻生載記》:“耆年碩德,德侔尚父。”
【示例】:至於統一進行,如何公開會議,如何確定制度,當由全國之~,政治名流,共同討論。 ★蔡東蕃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一三一回
【近義詞】:耆德碩老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主語、賓語;指德高的老年人
(耆年碩德,耆年碩德)
1.年高德重。
《晉書·苻生載記》:“耆年碩德,德侔尚父。”
《周書·於謹傳論》:“謹以耆年碩德,譽重望高,禮備上庠,功歌司樂。”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海防下》:“當今王大臣耆年碩德,雖不乏人,求其能深知水軍事務,膽識俱優者,恐難其選。”
阅读:141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