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粒

粒字的筆畫:11畫;

ㄌ〡ˋ

〔《廣韻》力入切,入緝,來。〕

1.穀米之粒。

《穀梁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﹝許太子止﹞哭泣,歠饘粥,嗌不容粒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任教》:“孔子窮乎陳蔡之間,藜羹不斟,七日不嘗粒。”

唐杜甫《秋興》詩之八:“香稻啄殘鸚鵡粒,碧梧棲老鳳凰枝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三回:“就拿高粱一項講,除了高粱粒兒算莊稼;高粱苗兒,就是苕帚”。

2.泛指粒狀之物。

唐黃滔《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》:“戊辰年春三月,示疾。吾王走毉,毉至,粒藥以授。”

郭小川《廈門風姿》詩之三:“這裏的每粒黃土,都有著無窮無盡的精力。”

3.以穀米為食。

《書·益稷》:“烝民乃粒。”

孔傳:“米食曰粒。”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涉務》:“夫食為民天,民非食不生矣。三日不粒,父子不能相存。”

元宮天挺《範張雞黍》第一摺:“夏後氏把百川平定粒蒸民。”

4.量詞。用於細小粒狀之物。

唐鄭遨《傷農》詩:“一粒紅稻飯,幾滴牛頷血。”

宋蘇軾《趙先生舍利記》:“故得此舍利四十八粒。”

《水滸傳》第六回:“爭奈我寺中僧眾走散,並無一粒齋糧。”

魯迅《南腔北調集·〈木刻創作法〉序》:“這書雖然因此要成為不過一粒星星之火,但也夠有歷史上的意義了。”

阅读:1460

●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