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山
(靈山,靈山)
1.道家指蓬萊山。
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巨鼇贔屭,首冠靈山。”
呂向註:“靈山,海中蓬萊山。”
2.指傳說中的昆侖山曾城。
晉陶潛《遊斜川》詩序:“若夫曾城,傍無依接,獨秀中臯,遙想靈山,有愛嘉名。”
逯欽立校註:“靈山,指崑崙曾城。”
3.借指昆侖山。
南朝梁沈約《鍾山》詩:“靈山紀地德,地險資嶽靈。”
鍾山,昆侖山的別名。參見“曾城”。
4.印度佛教聖地靈鷲山的簡稱。
南朝齊王融《凈行詩》之五:“朝遊淨國侶,暮集靈山群。”
唐劉禹錫《送僧元暠南遊》詩:“彭澤因家凡幾世,靈山預會是前生。”
孔厥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五回:“既到靈山,豈可不朝我佛。”
趙樸初《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》詩:“仿彿靈山集海會,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。”原註:“靈山,即靈鷲山,佛說法處。”
5.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。在今江西省上饒縣北。
《雲笈七籤》卷二七:“其次七十二福地,在大地名山之間,上帝命真人治之,其間多得道之所……第三十三靈山在信州上饒縣北,墨真人治之。”
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西三·上饒縣》:“靈山,府西北六十裏,一名靈鷲山。道書第三十三福地,實郡之鎮山也。”
6.指有靈應的山。
《雲笈七籤》卷一二二:“江油舊壤,境帶靈山,自狩巴梁,屢照感應。”
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七九:“急報東方兩星使,靈山吐溜為糧船。”
7.對山的美稱。
唐劉斌《詠山》:“靈山峙千仞,蔽日且嵯峨。
紫蓋雲陰遠,香爐煙氣多。”
阅读:13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