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坫
1.坫,土築的平臺。互相敬酒後,把空酒杯放還在坫上,為周代諸侯宴會時的一種禮節。
《論語·八佾》:“邦君為兩君之好,有反坫。”
何晏集解引鄭玄註:“反坫,反爵之坫,在兩楹之間。”
2.外向室。
《逸周書·作雒》:“乃位五宮……鹹有四阿反坫。”
孔晁註:“反坫,外向室也。”
明楊慎《丹鉛總錄·反坫》:“按《說文》無‘店’字,坫即店也。今外向之室,若宋時行在所之騏驥院、牛羊司也。”
清金鶚《求古錄·禮說三》:“堂之四隅有坫,屋之四隅曲而翻起為阿。‘四阿反坫’者,謂阿反於坫上也。四阿翻起於坫上,故曰四阿反坫。反之為言翻也。”
清孫詒讓《周禮正義》卷八三:“坫當為圬之形訛。四阿為上棟之制;反圬即反宇,為下宇之制,亦即所謂屋翼。”
金鶚、孫詒讓二說與孔註不同。
阅读:113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