韙
韙字的筆畫是:13畫
簡體韙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韙字筆畫:18畫。
(韙,韙)
wěi
ㄨㄟˇ
〔《廣韻》於鬼切,上尾,雲。〕
1.指好的或正確的(言行)。
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犯五不韙而以伐人,其喪師也,不亦宜乎!”杜預註:“韙,是也。”
《漢書·敘傳下》:“昭韙見戒。”
顏師古註引張晏曰:“韙,是也。明其是者,戒其非也。”
清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漢昭帝二》:“霍光聽範明友追匈奴便擊烏桓,匈奴由是恐,不能復出兵,韙矣哉!”
2.指善政,治績。
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荊南懷憓,朔北思韙。”
唐韓愈《祭馬僕射文》:“岱定河安,惟公之韙。”
3.安好;善美。
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京室密清,罔有不韙。”
薛綜註:“韙,善也,謂無復疫癘,皆得安善也。”
晉張協《七命》:“皇風載韙,時聖道淳。”
4.以為是;同意;贊賞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曰:‘守道不如守官,君子韙之。’”
《新唐書·黎幹傳》:“議聞,代宗不韙其言。”
郭希仁《從戎紀略》:“時張靖清尚在關佈置防守事,深韙其說。”
阅读:8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