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

ok8.org > 詞典 > 甲子

1.甲,天幹的首位;子,地支的首位。古代以天幹和地支遞次相配,如甲子、乙醜、丙寅之類,統稱甲子。從甲子起至癸亥止,共六十,故又稱為六十甲子。古人用以紀日或紀年。

《呂氏春秋·勿躬》:“大橈作甲子,黔如作虜首。”

《後漢書·律曆誌上》:“記稱大橈作甲子,隸首作數。二者既立,以比日表,以管萬事。”

劉昭註引《月令章句》:“大橈探五行之情,占鬥綱所建,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,謂之幹,作子醜以名月,謂之枝,枝幹相配,以成六旬。”

唐韓愈《息國夫人墓誌銘》:“元和七年甲子,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

清黃宗羲《歷代甲子考》:“按歷代甲子,自魯隱公元年己未以下,載籍皆可考據,無有異同。”

2.泛指歲月,光陰。

唐杜甫《春歸》詩:“別來頻甲子,倏忽又春華。”

元谷子敬《城南柳》第一摺:“歎人間甲子須臾,眨眼間白石已爛。”

明高啟《樵》詩:“逢仙休看弈,甲子易駸駸。”

3.年歲;年齡。

前蜀貫休《贈軒轅先生》詩:“略問先生真甲子,隻言弟子是劉安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胡四相公》:“嘗問其甲子,殊不聞記憶,但言見黃巢反,猶如昨日。”

蕭三《祝保羅·羅伯遜六十大壽》詩:“祝福你長生不老,重添甲子。”

4.季節;歲序。

唐高適《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》詩:“歲時當正月,甲子入初寒。”

唐杜甫《重簡王明府》詩:“甲子西南異,冬來隻薄寒。”

5.天幹地支。借指人命八字。

宋周密《癸辛雜識別集·黃國》:“華父熟於典故,又好談命,知人甲子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九山王》:“適村中來一星者,自號‘南山翁’,言人休咎,了若目睹,名大譟。

李召至家,求推甲子。”

6.指日曆。

唐劉知幾《史通·史官建置》:“夫起居註者,編次甲子之書,至於策命、章奏、封拜、薨免,莫不隨事記錄。言惟詳審。”

《西遊記》第一回:“那猴在山中……夜宿石崖之下,朝遊峰洞之中。真是‘山中無甲子,寒盡不知年’。”

清侯方域《倪雲林十萬圖記》:“雲林為吳人,尚仍至正甲子,其不忘所自如此。”

高旭《癸醜元旦》詩:“新朝甲子舊神州,老子心期算略酬。”

阅读:1432

●甲子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