佗
佗字的筆畫:7畫;
I
tuō
ㄊㄨㄛ
tā
ㄊㄚ
〔《廣韻》託何切,平歌,透。〕
〔《廣韻》徒河切,平歌,定。〕
同“他”。同“它”。
1.別的,其他的。
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“公曰:‘制,巖邑也,虢叔死焉。佗邑唯命。’”
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:“佗不在令中者,皆以此令比率從事。”
宋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允良不甚喜聲色,亦不為佗驕恣。”
2.別的人或事物。
《莊子·天運》:“使道而可以與人,則人莫不與其子孫。然而不可者,無佗也,中無主而不止,外無正而不行。”
成玄英疏:“所以然者,無佗由也。”
《史記·韓世家》:“彼韓急則將變而佗從,以未急,故復來耳。”
《文選·潘嶽〈寡婦賦〉》:“要吾君兮同穴,之死矢兮靡佗。”
李善註:“言至己之死,信無佗心。”
《梁書·蕭子恪傳》:“卿是宗室,情義異佗。方坦然相期,卿無復懷自外之意。”
唐韓愈《石鼓歌》:“大廈深簷與蓋覆,經歷久遠期無佗。”
3.指自己和對方以外的人。
唐元稹《送復夢赴韋令幕》詩:“西曹舊事多持法,慎莫吐佗丞相茵。”
《宣和遺事》後集:“﹝朱後﹞欲自投庭井,左右救止之。知縣曰:‘將軍不可如此迫佗,北國皇帝要四人活的朝見,公事不小。’”
4.拖。參見“佗髮”。
5.姓。
漢有佗羽。見《漢書·遊俠傳》。
II
tuó
ㄊㄨㄛˊ
1.同“馱”。負載。
《說文·人部》:“佗,負何也。”
宋戴侗《六書故·人一》:“背負曰佗。
匈奴有奇畜曰橐佗,肩背有肉峰隆起如橐,能佗重載。”
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“佗,今作‘馱’。此通語也。”
2.同“駝”。參見“佗背”。
3.見“佗佗”。
III
tuò
ㄊㄨㄛˋ
〔《集韻》他佐切,去過,透。〕
〔《集韻》託何切,平歌,定。〕
加;施及。
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:“捨彼有罪,予之佗矣。”
毛傳:“佗,加也。”
鄭玄箋:“捨褒姒讒言之罪,而妄加我大子。”
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·長沙方言續考》“佗”:“今長沙人謂不自承其過而移加於人曰‘佗’。”
IV
yí
〡ˊ
〔《集韻》余支切,平支,以。〕
通“迤”。
逶迤。
《後漢書·任光等傳贊》:“任、邳識幾,嚴城解扉。委佗還旅,二守焉依。”
李賢註:“佗,音移,行貌也。”
阅读:96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