綿蠻
(綿蠻,綿蠻)
《詩·小雅·綿蠻》:“綿蠻黃鳥,止於丘阿。”
毛傳:“綿蠻,小鳥貌。”
朱熹集傳:“綿蠻,鳥聲。”
王國維《觀堂集林·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》:“蟲之小者曰蠛矇,鳥之小者亦曰綿蠻,殆皆微字之音轉。”歷來詩文中多用小鳥、鳥聲二說。指小鳥或鳥鳴聲。
南朝梁吳均《和蕭洗馬子顯古意》之六:“春機鳴窈窕,夏鳥思綿蠻。”
南朝陳張正見《輕薄篇》:“綿蠻弄清綺,蛺蝶遶承華。”
唐盧照鄰《綿州官池贈別同賦灣字》:“欲敘他鄉別,幽谷有綿蠻。”
唐劉禹錫《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》:“池塘魚拔剌,竹逕鳥綿蠻。”
宋辛棄疾《江神子·和人韻》詞:“枝上綿蠻,休作斷腸聲。”
宋晏殊《喜遷鶯》詞:“風轉蕙,露催蓮,鶯語尚綿蠻。”
《全元散曲·雁兒落過得勝令》:“紫燕語聲喧,黃鸝韻綿蠻。”
明徐渭《春興》詩之二:“小飲牆西鄰竹暗,綿蠻對對語春叢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九十回:“青鸞聲淅嚦,黃鳥語綿蠻。”
清孫枝蔚《寄題康山兼懷張稚恭》詩:“傷哉談笑地,惟聞鳥綿蠻。”
阅读:121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