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烈

烈字的筆畫:10畫;

liè

ㄌ〡ㄝˋ

〔《廣韻》良薛切,入薛,來。〕

1.指火勢猛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夫火烈,民望而畏之,故鮮死焉。”參見“烈火”、“烈焰”。

2.烤;燒。

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取羝以軷,載燔載烈。”

毛傳:“貫之加於火曰烈。”

唐李節《贈釋疏言還道林寺》詩序:“言詞於紙素者烈諸火。”

元武漢臣《老生兒》第三摺:“到祖墳上去……烈些紙兒,添些土兒。”

3.光明;輝煌。

《文選·何晏〈景福殿賦〉》:“烈若鉤星在漢,煥若雲梁承天。”

李善註:“言宮殿烈然光明,若鉤星之在河漢。”

《藝文類聚》卷十五引晉左芬《武帝納皇後頌》:“興瑞降祥,表精日月,和氣煙熅,三光朗烈。”

4.引申指顯赫。參見“烈考”、“烈祖”。

5.甚。厲害;猛烈。

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《康誥》曰:‘殺越人於貨,閔不畏死,凡民罔不譈。’……於今為烈,如之何其受之?”

《漢書·五行誌下之上》:“孝公始用商君攻守之法,東侵諸侯,至於昭王,用兵彌烈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七:“從來鬼方撻伐,未有滌盪廓清若斯之烈者也。”

魯迅《準風月談·重三感舊》:“連八股出身的張之洞,他托繆荃孫代做的《書目答問》也竭力添進各種譯本去,可見這‘維新’風潮之烈了。”

6.甚。勝於;超過。

《書·胤征》:“火炎昆岡,玉石俱焚;天吏逸德,烈於猛火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天王之吏為過惡之德,則酷烈甚於猛火。”
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身自持築臿,脛毋毛,臣虜之勞不烈於此矣。”

《清史稿·邦交誌二》:“十八年,鴻臚寺卿黃爵滋請嚴吸食罪,行保甲連坐之法,且謂其禍烈於洪水猛獸。”

7.嚴厲;嚴酷。

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曾參之養親也,若事嚴主烈君。”

《史記·酷吏列傳論》:“自郅都、杜周十人者,此皆以酷烈為聲……雖慘酷,斯稱其位矣。”

8.剛直;堅貞。

漢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凡此之輩數百人,皆忠壯果烈,有智有仁。”

巴金《家》二七:“‘都是為了愛’,覺民苦惱地說……‘我真想不到鳴鳳的性子這樣烈!’”

9.指勇決。

南朝宋顏延之《又釋何衡陽〈達性論〉》:“吾懦於擊決,足下烈於專斷。”

10.威。威武。
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武不可覿,文不可匿。覿武無烈,匿文不昭。”

韋昭註:“烈,威也。”參見“烈烈”。

11.威。威力。

宋歐陽修《秋聲賦》:“其所以摧敗零落者,乃一氣之餘烈。”

12.指香氣濃重。

晉陸機《演連珠》之十四:“臣聞郁烈之芳,出於委灰;繁會之音,生於絕弦。”

唐沈亞之《夢遊仙賦》:“襲烈蕙之芳風,送麗音於遼耳。”

13.指香,香氣。
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應風披靡,吐芳揚烈。”

呂延濟註:“言眾草吐揚芳香也。”

南朝梁江淹《蓮華賦》:“清桂羞烈,沈水慚馨。”

魯迅《三閑集·“革命軍馬前卒”和“落伍者”》:“仿佛要令人於飲水思源以後,再喝一口髒水,歷親芳烈之餘,添嗅一下臭氣似的。”

14.寒冷。

《新唐書·西域傳下·康》:“南有揭職,稍大,幅員準千裏,陵阜連屬,多菽麥,氣寒烈。”參見“烈烈”。

15.美好;美妙。
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從臣誦烈,請刻此石,光垂休銘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烈,美也。所隨巡從諸臣,鹹誦美,請刻此石。”

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論》:“﹝蕭何﹞位冠群臣,聲施後世,與閎夭、散宜生等爭烈矣。”

《文選·嵇康〈琴賦〉》:“洋洋習習,聲烈遐布。”

李周翰註:“烈,美也。”

16.功業;業績。

《書·洛誥》:“公稱丕顯德,以予小子,揚文武烈。”

孔傳:“用我小子褒揚文武之業。”

《文選·傅亮〈為宋公修張良廟教〉》:“抒懷古之情,存不刊之烈。”

李周翰註:“烈,業也。”

唐韓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》詩:“佇繼貞觀烈,邊封脫兜鍪。”

孫中山《大總統告海陸軍士文》:“文獨有以知吾海陸軍將士皆深明乎民族民種之大義,故能一致進行,知死不避,以成此烈也。”

17.指重義輕生或建功立業的人。

《晉書·周虓傳》:“虓厲誌貞亮,無愧古烈。”

南朝梁沈約《奏彈王源》:“臣聞齊大不偶,著手前誥;辭霍不婚,垂稱往烈。”

唐呂溫《淩煙閣勛臣頌》序:“其餘皆榱棟殊材,黼黻異制。儔諸古烈,罔有慚德。”

18.特指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的人。參見“烈屬”、“先烈”。

19.禍害,禍患。

《漢書·董仲舒傳》:“自古以來,未嘗有以亂濟亂,大敗天下之民如秦者也。其遺毒餘烈,至今未滅。”

《漢書·公孫弘傳》:“若湯之旱,則桀之餘烈也。”

20.樹木被砍伐後重生的新芽。

《爾雅·釋詁下》:“烈、櫱,餘也。”

郭璞註:“晉衛之間曰櫱,陳鄭之間曰烈。”

清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毛詩中》:“其灌其栵”:“栵,讀為‘烈’。烈,櫱也,斬而復生者也。”

21.通“迾”。遮。

《詩·鄭風·大叔於田》:“叔在藪,火烈具舉。”

毛傳:“烈,列。”

陳奐傳疏:“《傳》讀烈與列同,火列,列火也。列,古‘迾’字……《詩》假作‘烈’。”

程俊英註:“烈,借為‘迾’,遮。打獵時放火燒草,斷絕群獸逃走的路,叫火烈。”

阅读:2490

●烈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