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治
(內治,內治)
1.古指對婦女進行的教育。
《禮記·昏義》:“古者,天子後立六宮、三夫人、九嬪……以聽天下之內治,以明章婦順,故天下內和而家理。”
鄭玄註:“內治,婦學之法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案九嬪職雲‘掌婦學之法’,故知內治是婦學也。”
2.指家務或治理家務。
宋王安石《仙遊縣太君羅氏墓誌銘》:“經紀內治,能勤不懈。”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六:“﹝孫氏﹞一旦併焚其集,以為才思非婦人之事,自是專以婦道內治。”
3.國內的政治。
《管子·八觀》:“豪桀材人,不務竭能,則內治不別矣。”
宋葉適《受玉寶賀箋》:“副禕是禦,洪維內治之彰明,玉寶之來歸信矣!”孫中山《臨時大總統宣言書》:“今者各省聯合,互謀自治,此後行政期於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關係,調劑得宜,大綱既挈,條目自舉。是曰內治之統一。”
4.指治理國政。
《淮南子·詮言訓》:“外交而為援,事大而為安,不若內治而待時。”
5.修身;約束自己。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仁義法》:“是故內治反理以正身,據祉以勸福。”
漢劉向《列女傳·有虞二妃》:“母憎舜而愛象,舜猶內治,靡有姦意。”
6.指養生之道。
《文選·江淹<雜體詩·效許詢“自序”>》:“張子闇內機,單生蔽外像”唐呂向註:“張毅是闇內治之幾微,單豹是不明外治之法。”
阅读:13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