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飾

簡體飾字的筆畫:8畫;繁體飾字筆畫:13畫。

(飾,飾)

I

shì

ㄕˋ

〔《廣韻》賞職切,入職,書。〕

“飭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拭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封人》:“凡祭祀,飾其牛牲。”

鄭玄註:“飾,謂刷治潔清之也。”

《釋名·釋言語》:“飾,拭也。物穢者,拭其上使明。由他物而後明,猶加文於質上也。”

2.修飾;裝飾。

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越人飾美女八人,納之太宰嚭。”

唐李白《秋夜於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》:“夫士有飾危冠,佩長劍,揚眉吐諾,激昂青雲者,鹹誇炫意氣,託交王侯。”

清黃宗羲《陳葵獻〈偶刻詩文〉序》:“文所以載道也。今人無道可載,徒欲激昂於篇章字句之間,組織紉綴以求勝,是空無一物而飾其舟車也。”

沙汀《祖父的故事·恐怖》:“頭上是秋的天空,很高,飾著繁星。”

3.給衣領衣袖滾邊。

《論語·鄉黨》:“君子不以紺緅飾。”

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:“一入曰緅,飾者不以為領、袖緣也。”

4.指袖口。

《禮記·玉藻》:“羔裘豹飾,緇衣以裼之。”

鄭玄註:“飾,猶裒也。”

孫希旦集解:“豹飾,猶《詩》言‘豹裒’也。”

5.服飾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裳,下之飾也。”

《文選·張協〈七命〉》:“樵夫恥危冠之飾,輿臺笑短後之衣。”

李周翰註:“危冠、短後服、戎士衣也。”

6.飾品;首飾。

唐李白《金銀泥畫西方凈土變相贊》序:“車渠琉璃,為樓殿之飾。”

蕭乾《〈魚餌·論壇·陣地〉·三種磨難》:“有一天蘇雪林攜帶一包金飾到報館來獻。”

7.指寶物。

《管子·山權數》:“萬乘之國,不可以無萬金之蓄飾;千乘之國,不可以無千金之蓄飾;百乘之國,不可以無百金之蓄飾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:“飾,指龜、貝、珠、玉等重器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‘珠、玉、龜、貝、銀、錫之屬,為器飾寶藏。’”

8.《莊子·馬蹄》:“前有橛飾之患。”

成玄英疏:“橛,銜也。謂以寶物飾於鑣也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司馬雲:‘排銜也。’謂加飾於馬鑣也。”遂借指馬口中的銜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下》:“延陵卓子乘蒼龍挑文之乘,鉤飾在前,錯錣在後。馬欲進,則鉤飾禁之;欲退,則錯錣貫之。”

9.粉飾;偽裝。

《禮記·緇衣》:“言從而行之,則言不可飾也;行從而言之,則行不可飾也。”

唐張鷟《朝野僉載》卷五:“﹝太子少保薛稷等﹞並外飾忠鯁,內藏諂媚。”
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督撫·海忠介被糾》:“以小過而飾成極惡,以虛誕而捏作實情。”

10.猶致力。

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飾攻戰者之言曰:‘彼不能收用彼眾,是故亡。我能收用我眾,以此攻戰於天下,誰敢不賓服哉!’”

《後漢書·左雄傳》:“漢初至今,三百餘載,俗浸彫敝,巧偽滋萌,下飾其詐,上肆其殘。”

清戴名世《〈梅文常稿〉序》:“彼夫吳會之間,士相與飾虛聲以自炫耀。”

11.表現,顯示。

《禮記·三年問》:“三年之喪,何也?曰:稱情而立文,因以飾群,別親疏貴賤之節。”

孔穎達疏:“飾,謂章表也。群,謂五服之親也。因此三年之喪差降各表其親黨。”

《禮記·三年問》:“斬衰,苴杖,居倚廬,寢苫,枕塊,所以為至痛飾也。”

鄭玄註:“飾,情之章表也。”

12.表彰;獎飾。

《文選·任昉〈到大司馬記室箋〉》:“咳唾為恩,眄睞成飾。”

呂向註:“恩,飾,謂光益於己也。”

唐韓愈《進王用碑文狀》:“伏以王用,國之元舅,位望頗崇,豈臣短才所能褒飾。”

宋蘇舜欽《啟事上奉寧軍陳侍郎》:“被一顧之厚,一言之飾,雖沒齒不可忘。”

13.被覆。
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飾羔鴈者以繢。”

孔穎達疏:“飾,覆也。”

14.扮演。

《新民晚報》1992.4.13:“飾狗兒爺的著名藝術家林連昆因血壓猛升躺倒在床。”

II

chì

ㄔˋ

〔《集韻》蓄力切,入職,徹。〕

通“飭”。

1.整治;整頓。

《管子·四稱》:“聖人在前,貞廉在側,競稱於義,上下皆飾。”

郭沫若等集校引安井衡曰:“‘飾’讀為飭;飭,修治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梓人傳》:“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,余往過焉。委群材,會眾工。或執斧斤,或執刀鋸,皆環立向之。”

宋司馬光《論因差遣例除監司劄子》:“大抵能飾廚傳,即為稱職,官滿之日,往往擢為監司。”

2.端正;謹慎。

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:“自責以義則難為非,難為非則行飾。”

陳奇猷校釋:“飾、飭通。”

3.戒備。

唐杜牧《戰論》:“是六郡之師,嚴飾護疆,不可他使。”一本作“飭”。

阅读:2084

●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