卑
卑字的筆畫:8畫;
I
bēi
ㄅㄟ
〔《廣韻》府移切,平支,幫。〕
〔《集韻》賓彌切,平支,幫。〕
〔《字彙》布眉切〕
1.低。與高相對。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。”
三國魏曹丕《芙蓉池作》詩:“卑枝拂羽蓋,脩脩摩蒼天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滇遊日記二》:“城雖磚甃而卑,城外民居寥寥,皆草廬而不見一瓦。”
2.低微;低賤。
《公羊傳·隱公元年》:“桓幼而貴,隱長而卑。”
南朝梁沈約《恩倖傳論》:“屠釣,卑事也;板築,賤役也。”
唐韓愈《師說》:“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”
明謝讜《四喜記·風月青樓》:“養就煙花心性,況青樓望卑,況青樓望卑,良家難聘。”
3.低下;淺陋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誌卑者輕物,輕物者不求助。”
漢桓寬《鹽鐵論·地廣》:“大言而不從,高厲而行卑。”
宋葉適《上殿劄子》:“今之率易茍且,習聞卑論而無復振起之實意,則固以為必當乘機,必當待時,以緩歲月而誤大事,是必然矣。”
清王端履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六:“胼胝無罷,宮室不卑。”
清方東樹《切問齋文鈔書後》:“循陸氏之言,而證以卷中之文,將使義理日以歧迷,文體日以卑偽,而安得謂克同於先秦兩漢耶?”
4.降低;低伏。參見“卑身”。
5.輕視;賤視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公卑邾,不設備而禦之。”
杜預註:“卑,小也。”
《後漢書·馮衍傳》:“卑衛賜之阜貨兮,高顏回之所慕。”
李賢註:“卑,賤也。”
明袁宏道《與張幼於尺牘》:“世人卑宋黜元,僕則曰:詩文在宋元諸大家。”
清秦瀛《答王惕甫書》:“尊己而卑人,則其道反有不足於己者矣。”
6.謙恭,謙卑。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鄭伯如晉,公孫段相,甚敬而卑,禮無違者。”
《漢書·張耳陳餘傳》:“高祖從平城過趙,趙王旦暮自上食,體甚卑,有子婿禮。”
唐韓愈《唐故觀察使韋公墓誌銘》:“﹝韋丹﹞與賓客處,如布衣時,自持卑,一不易。”
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十回:“楚欺我之辭卑,士有怠心。”
清朱錫《幽夢續影》:“過施弗謝,自反必太倨;過求弗怒,自反必太卑。”
7.使卑下。
《論語·泰伯》:“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,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。”
《史記·張釋之馮唐列傳》:“文帝曰:‘卑之,毋甚高論,令今可施行也。’”司馬貞索隱:“卑,下也。欲卑下其誌,無甚高談論。”
8.幼小;幼輩。
唐孫棨《北裏誌·楊妙兒》:“長妓曰萊兒,字逢僊,貌不甚揚,齒不卑矣。”
宋曾鞏《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》:“入其門內,尊安其卑,卑慕其尊,一時皆稱之。”
9.衰微。
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公室將卑,其宗族枝葉先落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王室其將卑乎!”韋昭註:“卑,微也。”
晉陸機《辯亡論》:“皇綱弛紊,王室遂卑。”
10.見“卑陬”。
11.見“卑孜”。
12.姓。
漢有卑整。見漢蔡邕《胡太傅碑》。
II
bì
ㄅ〡ˋ
〔《集韻》毗至切,去至,並。〕
地名用字。
《漢書·鄒陽傳》:“昔者,舜之弟象日以殺舜為事,及舜立為天子,封之於有卑。”
顏師古註:“服虔曰:‘音畀予之畀也。’地名也,音鼻,今鼻亭是也,在零陵。”
III
b·
ㄅ〡ˇ
〔《集韻》補弭切,上紙,幫。〕
通“俾”。
使。
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天子是庳,卑民不迷。”
楊倞註:“卑讀為俾。”
《韓非子·八經》:“明說以誘避過,卑適以觀有諂。”
陳奇猷集釋引於思伯曰:“按卑適,應讀作俾敵。金文俾字通作卑。”
IV
pí
ㄆ〡ˊ
〔《集韻》頻彌切,平支,並。〕
通“裨”。
古次等禮服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卑絻、黼黻、文織,資麤、衰絰、菲繐、菅屨,是吉兇憂愉之情發於衣服也。”
楊倞註:“卑絻,與‘裨冕’同。”
V
bān
ㄅㄢ
〔《集韻》逋還切,平刪,幫。〕
水名。在四川省會理縣東北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若水》:“繩水又逕越巂郡之馬湖縣謂之馬湖江。又左合卑水;水出卑水縣,而東流註馬湖江也。”
《集韻·平刪》:“卑,水名。出越巂縣。”
阅读:171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